
科研開發 開拓創新推動技術進步
構建專業的發動機研發平臺
———內燃所第一研究室
期次:第958期
查看:673


“863計劃”課題成果

噪聲組進行室外測試

一室人員參加“節油賽”
我校內燃所中的各個研究室仿佛是醫院里的“大夫”,為發動機的持續改進而不斷地開展“診斷”和“治療”工作。而內燃所第一研究室從90年代初就已前瞻性地將研究重點聚焦于節能減排領域,研發怎樣為動力機械提供一顆“健康有力的心臟”,同時還向噪聲控制技術、測試技術與知識產權等領域不斷拓展。以“樂于探索 敏于思考 敢于嘗試 善于應變”為發展理念,以構建專業的發動機研發平臺為目標,該研究室不斷創新,實現了快速發展,承擔了3項國家“863計劃”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84年,內燃所汽油機室重組為第一研究室和第二研究室,柴油機室重組為第三研究室和第四研究室。第一研究室主要從事發動機排放、振動與噪聲控制技術、科研儀器及柴油機油泵研發等工作,業務范圍涵蓋了摩托車和通用小型汽油機,同時承擔了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用汽油機分委會秘書處及國家商務部小型汽油機和柴油機出口技術服務中心的工作。該研究室擁有發動機性能測試、排放認證測試等試驗測試儀器設備230臺套;排放實驗室內裝有恒溫、恒濕控制系統,擁有的13臺套發動機臺架評價試驗系統,覆蓋了從1.5kW~300kW功率的測試范圍;依據美國環保署(EPA)測試標準建立的通用小型汽油機工況法排放測試體系,完全符合EPA/加州及歐盟的相關法規要求。該研究室具有符合ISO3745標準要求的精密級發動機噪聲實驗室,并配置了日本ONOSOKKI小野測器、丹麥B&K公司的振動噪聲測試分析設備和比利時LMS公司的聲學與振動測試分析系統。
在多年的發展中,該研究室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摩托車催化器匹配方法”和“摩托車催化器評價裝置”兩項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摩托車催化器評價技術”被列為國家“十五”“863計劃”項目;“摩托車催化轉化器活性發動機臺架評價系統”填補了國內在發動機臺架評價試驗裝置及模擬實驗方面的空白;2007年起承擔了“十一五”“863計劃”項目2項、國家支撐計劃和國家公益性行業標準項目各 1項;牽頭編寫了《QC/T752-2006摩托車催化器通用技術條件》一書,作為行業標準在全國推廣;正在起草的《GB非道路移動機械用小型點燃式發動機排氣污染物限值與測量方法》是我國第一部非道路小汽油機排放國家標準。
該室現有人員近80人,擁有一支理論扎實、經驗豐富、創新能力突出的專業工程師技術團隊。
第一研究室“全家?!?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quote.ihwrm.cn/ad/allarticlebottom.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