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50年大事記
期次:第958期
查看:1393

1962年內燃所基建工程竣工紀念

1967年汽油機室全體職工合影

1983年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秘書長會議

1988年摩托車發動機研究所成立

1994年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成立

2006年廣東廣天機電工業研究院落成典禮
◆1958年5月21日,經時任天津大學校長張國藩簽批,天津市機電工業局與天津大學合作共同組建的“天津市內燃機研究室”正式成立,天津大學第三機械系主任史紹熙教授兼任主任。該研究室就是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的前身。
◆1958年10月9日,鄧小平、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天津大學視察,并到內燃機實驗室參觀訪問及指導工作。
◆1960年7月,原天津市柴油機修配廠(廠址在元緯路,規模在200人左右)調入作為試制廠,與研究室共同組建了“天津市內燃機研究所”,史紹熙任所長;該研究所同時組建了黨支部。
◆1963年9月30日,經國家科委、教育部批準,天津市內燃機研究所投資擴建,該所“升格”更名為“天津內燃機研究所”;同時組建了所黨總支,由路林任總支書記;同年,史紹熙主持研制的科研項目“柴油機復合式燃燒系統”通過了專家鑒定,1966年始推廣應用獲得成功,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
◆1965年,內燃所動力實驗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1966年3月,機械部在內燃所主持召開了全國小型汽油機殲滅戰工作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通用小型汽油機系列型譜”;之后又陸續完成了2個系列柴油機的研制和6個系列小型汽油機的設計研究任務。
◆1971年3月,由內燃所編輯的《小型內燃機》雜志第一期在全國出版發行,2001年4月,該雜志更名為《小型內燃機與摩托車》,繼續出版發行。
◆1972年,內燃所參加了農機部成立的小型汽油機行業組;之后有關部門又陸續成立了磁電機、化油器、二沖程、四沖程、摩托車發動機等多個行業組,內燃所均參加并為秘書長單位。
◆1975年12月,內燃所綜合實驗大樓竣工并投入使用。
◆1976年,趙建武被任命為內燃所黨總支書記。
◆1978年,汽油機研究室成立了摩托車發動機課題組。
◆1979年,內燃所建成了高低溫實驗室。
◆1980年4月,內燃所制訂并下發了《科研工作經濟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以項目為單位進行經濟核算。
◆1981年,經機械部批準,內燃所開始籌建“機械工業部汽油機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1983年底,該“中心”建成。
◆1983年,史紹熙發明的“柴油機復合式燃燒系統”獲得了內燃所歷史上的最高獎項———國家發明二等獎。
◆1984年,經機械工業部批準,內燃所成立了“機械工業內燃機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天津)”;5月12日,國家科委、教育部、機械部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天津內燃機研究所領導體制的通知》,規定內燃所隸屬教育部,由天津大學負責領導與管理,所長為史紹熙;同時,內燃所組建了黨委,王珍璽任黨委書記;6月,內燃所制訂了《科研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對外實行有償合同制,對內實行課題組承包和崗位津貼制;當年,內燃所還成立了學術委員會。
◆1987年,經國務院摩托車行業規劃辦公室授權,內燃所開始對全國摩托車發動機進行行業檢測。
◆1988年,內燃所成立了“天津摩托車發動機研究所”;在“機械工業內燃機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天津)”基礎上成立了“天津摩托車質量監督檢測所”;所領導換屆,饒壽人任所長,史紹熙任名譽所長,王珍璽任黨委書記。
◆1992年1月,內燃所領導換屆,李德寬任所長,文世騏任黨委書記;同年3月,出臺了《天津內燃機研究所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10月,由王義昌、陳紹洪等發明的“具有自適應共振系統新型振動機械”成果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94年1月,內燃所召開了首屆職工代表大會;12月,在“天津摩托車發動機研究所”基礎上成立了“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同年還創建了“中國石化二沖程油評定中心”。
◆1996年,內燃所引進了全套摩托車測試設備。
◆1997年7月,內燃所成立了“天津朝霞摩托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對外稱“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摩托車設計所”;9月,成立了“機械工業部摩托車油品評定中心”;同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8年7月16日,“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正式掛牌運行;12月,“天津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所”獲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認可。
◆1999年,內燃所領導換屆,白景升任所長,曹寶璽任黨委書記;9月,“柴油機復合式燃燒系統”被納入建國50年100項重大科技成果之一,獲得了“共和國科技豐碑·50年重大發明”榮譽稱號;12月,內燃所設計大樓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0年,內燃所在“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基礎上組建了“快速成形技術工程中心”。
◆2001年6月2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來內燃所視察;10月21日,內燃所自籌資金5000萬元在天津市靜??h團泊湖旁建成了60多萬平方米的我國第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摩托車綜合試驗場,舉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禮;11月,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內燃所在“天津摩托車質量監督檢測所”基礎上成立了“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天津)”。
◆2003年5月,內燃所行政領導換屆,劉寧任所長,白景升任名譽所長;10月15日,快速成形中心研制的宇航員“賦形緩沖減振座墊”助航天英雄楊利偉隨“神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遨游太空。
◆2004年3月30日,我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個電磁兼容EMC試驗室在摩托車綜合試驗場建成,通過了國家級驗收并投入使用;江淮汽車公司搭載內燃所第三研究室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的2.4L“瑞風”牌商務車正式投產;以410萬美元價格轉讓的鼎力公司全部股份中,內燃所獲得了30%的技術股份轉讓費120.8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992.95萬元。
◆2005年6月,內燃所黨委進行了換屆,吳振勇任黨委書記;經教育部批準,內燃所成立了“教育部輕型動力工程研究中心”。
◆2006年,內燃所在廣東江門成立了“廣東廣天機電工業研究院”,與廣東省江門市質量監督檢驗局共同組建了“廣東省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2007年,江淮汽車公司搭載內燃所第三研究室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的C級“賓悅”牌轎車正式亮相國內市場;摩托車綜合試驗場3400平方米的綜合實驗大樓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2008年,“機械工業摩托車油品評定中心”更名為“機械工業內燃機油品檢驗評定中心”;摩托車綜合試驗場建成了5公里摩托車耐久性試驗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