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入選教育部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

              期次:第1321期       查看:72

              天津大學申報的兩個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成功入選,展示了該校在宕昌縣和大寨村的幫扶工作。該校采用“123”工作法和“科技+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策略,取得顯著成效,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天大方案”。





                2024年8月,第九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推選結果正式公布,天津大學申報的《“天大之星”,照進宕昌教育的一束光——天津大學以“123”工作法開展全面教育幫扶紀實》和《善用“兩味藥”,治好“落后病”——天津大學以“科技+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兩個案例從108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分別獲評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類典型項目和創新試驗類典型項目。這也是我校連續第四年入選該項目。
                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集中推選會是展現各高校在定點幫扶工作中真抓實干、積極作為的重要平臺。推選會上,天大在宕昌縣的掛職干部王碩、楊帆作為代表,傾情展示了天津大學集全校之力引領宕昌教育蝶變、助力大寨村從“落后”到“示范”的故事,引起現場強烈反響。
                宕昌縣曾深陷“教育羸弱”困境,教育綜合排名長期處于隴南市倒數。天津大學主動加強教育系統幫扶,針對教研、教師、學生三大困局精準施策,量身定做出一套符合縣情、科學有效的“123”教育幫扶工作法,即聚焦“教研”一個核心,瞄準“升學率”的兩端(學困生與尖子生),牢牢抓住校長能力提升、青年骨干教師成長、示范校建設三個維度。隨著“123”工作法的深入實施,“教育種子”持續播撒。近兩年,宕昌縣中考人均分增長110分,增幅全市第一,高考一本上線率連續兩年穩居全市第一,榮獲全市教育工作目標責任書考核一等獎,從全市教育的“墊底生”蝶變為“模范生”。
                宕昌縣大寨村曾是全國深度貧困村,面對鄉村振興的新要求,大寨村“落后病”明顯。天津大學持續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出科技和文化“兩味藥”,“外用”科技助力新發展提質增效,“內服”文化傳播新理念潤物細無聲,內外兼治,力求治好大寨村“落后病”。經過多年努力,大寨村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教育保障、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等方面完成了蛻變,多個創新項目在大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2023年,大寨村獲評“甘肅省隴南市鄉村建設示范村”,天津大學助力大寨村鄉村振興的故事得到了光明網、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報道。
                自2013年定點幫扶宕昌縣以來,天津大學充分結合“天大所能”與“宕昌所需”,與宕昌并肩作戰,用心用情用力真幫實扶,全力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三駕馬車引擎作用,探索形成了以科技幫扶為主要路徑,教育幫扶、產業幫扶、人才幫扶、消費幫扶等多種幫扶模式耦合賦能宕昌發展的天大特色模式,培育出了一批典型示范項目。今后,天津大學將一如既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天大模式”,推動定點幫扶工作提質提效,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天大方案”。
              報刊導讀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