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以學生為中心是天大的事

              學工風華 薪火相傳
              ——輔導員代表訪談側記

              期次:第1321期       查看:63

              天津大學學工部成立4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之一,共話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和傳承精神,同時也講述了新老輔導員的心得感悟和成長故事?;顒釉忈屃溯o導員作為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的價值所在。








                1984年11月15日,天津大學黨委決定成立學生工作部。圍繞學工部成立40周年,天津大學于今年5月舉行啟動儀式,同時策劃、實施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凝練總結40年來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天大特色的經驗做法,編撰《口述學工》《輔導員育人故事集》,梳理學工部40周年有關歷史;邀請曾任學校輔導員的杰出校友代表、教師代表及國內思政領域專家學者來校座談交流,牽頭承辦2024年度卓越大學聯盟高校學工部長聯席會議暨新時代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論壇,開設“天大學工講堂”,校黨委書記楊賢金同志作首場報告,“時代楷?!鼻ㄎ淅蠋煹葢麃硇W鲌蟾?,目前已舉辦6期;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結合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要求,制定《天津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五年規劃》,編撰《輔導員工作職責及流程梳理》。
                11月17日上午,天津大學學工部成立40周年暨第二屆輔導員發展論壇拉開帷幕。8時許,196名曾經在學生工作戰線奮斗過的輔導員老師,以及150余名正在學生工作一線奮斗的輔導員代表合影留念后移步主會場落座。
                育人有道,潤物無聲,致敬芳華,情懷依舊。40年來,在天大學工精神不斷傳承和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優秀輔導員得以涌現,當天,四位新老輔導員代表接受訪談,共話輔導員生涯的心得感悟,分享學工人的成長故事。
                曲海富于2002年畢業留校擔任輔導員,2012年離開輔導員崗位。在回憶10年輔導員工作經歷時,曲海富深表受益終身,感恩組織信任培養,感謝同事幫扶進步,感動學生共同成長。這段經歷為他跨界到地方政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先奠定了底層思維,天津大學從建校之初便始終秉承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天大品格”的底層邏輯是如何認識世界、正確看待人生、實現價值效能,通過輔導員工作崗位歷練,形成了“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幸福的,工作是有價值的”的認知取向;其次奠定了工作方法,輔導員的根本屬性是政治性,在引領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逐步形成觀大勢、服務大局,以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工作格局;最后奠定了必備能力,輔導員工作點多面廣,面向群體多,個性化需求復雜,具體的工作實踐培養了調查研究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和執行能力,形成了靠作風吃飯、拿業績說話的交賬能力。
                曲老師娓娓道來,以親身經歷感恩時代、感謝組織,勉勵在座輔導員珍惜平臺、團結奮斗、腳踏實地,并祝愿母校事業蒸蒸日上。
                “我這一生都在做學生工作,有人問我如何堅持,說實話,我真心喜歡學生工作,也愿意與學生相處交流,與此同時,我更喜歡與我共事的一群人——精儀學院學生工作團隊。與其說是我帶領隊伍,不如說是團隊給予我支持和幫助,我的工作才有底氣?!睆氖聦W生管理工作長達四十余載春秋,今年剛剛光榮退休的李玉津如是說。
                談起帶隊伍,長期擔任學工團隊“領頭雁”的李老師更是有自己的方法和經驗,“首先,要以身作則,不能只說不做、紙上談兵。比如我們要求輔導員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就需要我們自己先走到學生中去,真正做到和學生推心置腹,而不是走馬觀花地遛一圈,作為學院的副書記,務必要真抓實干,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其次,要讓大家說話,學生工作涉及的領域繁多,需要大家暢所欲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務。第三是關心每位輔導員,并且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他們才能沒有后顧之憂。”
                趙乃勤從事輔導員工作5年后,轉崗擔任專業教師。她始終提倡“想做成事,先做好人”的育人理念,“立德樹人,就是要教育引導學生三觀正、品行端,虛心為人、誠心待人、踏實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br>  趙乃勤始終認為,要想把學生培養好,首先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提起帶領學生同挖衛津河的經歷,她仍記憶猶新,“我當時做輔導員的第一件事情是挖衛津河,在座的很多老輔導員可能都還記得。那時候學生入學的年齡是十六七歲或十七八歲,我們班還有一個不到15歲的孩子,我們共同克服臟、累、臭的難關,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衛津河比原來更加清亮,這樣的鍛煉對我們都有益?!逼浯尉褪且o予學生正面的贊揚、鼓勵和引導,但并非放松要求。“我現在對學生的要求是,論文沒有修改三遍以上,就不要送審,也就是說,我至少需要為學生修改三遍論文,學生看到你嚴格的要求,自然會對自己的要求更高?!?br>  也正是在老一輩優秀輔導員前輩的影響下,趙乃勤逐漸探索出了“嚴寬相濟”的育人實踐模式,在倡導推崇“家”文化的理念中,對學生給予更多的正向反饋,并以同等嚴格的標準約束自己和課題組學生,始終以立德樹人作為培養學生的根本準則。
                而作為在場最新鮮的天大學工力量,2024年9月,劉巖正式入職天津大學。此前的11年,劉巖始終致力于躬耕輔導員育人事業。
                劉巖認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應該具備一種心態、一種能力、一份信仰。“一種心態是把工作過得像詩歌一樣,作為輔導員,要在繁多瑣碎的日常工作、在急難險重的問題處理中找到職業獲得感和事業成就感,將學生的點滴記錄在美麗的詩歌中;其次是一種能力,我將它比作用前輩們的杯子烘焙自己的咖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斷學習前輩們的工作方法,形成輸入、內化思考,指導自己的育人實踐;最后是一份信仰,秉承初心,將培養堪當時代大任的新人為己任,心中有信仰,眼里才有光,腳下才有力量,輔導員才可以變得專業且不可替代?!?br>  凝心鑄魂育英才,實干擔當展風華。四位老師把青春歲月奉獻在光榮的輔導員崗位上,詮釋了輔導員作為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的價值所在。
              報刊導讀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