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維協同統籌發力——記藥學院組織育人機制構建與改革的實踐
期次:第1312期
作者:□ 張玲/文 徐泰民/圖 查看:58

藥學院師生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

“天大先生”大師精神宣講演出

“中草藥種植與文化創新實踐”課程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組織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組織育人體制機制創新,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天津大學藥學院黨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組織育人作為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質量提升的重要切入點,多維協同、統籌發力,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引領推動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黨建協同 推動“黨建引領”和“組織建設”質量提升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育人合力。學院通過構建“干部學者講黨課、學院特色微黨課、支部集中研討、個人日常自學”四位一體黨員學習教育體系,強化黨員教育質量,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拓展“黨建+”工作格局,構建資源統籌、一體推進、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黨建共同體,推動黨建和業務雙向提升;學院黨委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育人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建強組織堡壘,提升黨建質量。針對國際化示范學院中外多元文化并存的特點,學院以“2+3+4黨政聯席會”制度為基礎,成立了12個工作委員會和1個國際顧問委員會,探索黨的領導下中西融通的管理模式;以教師黨支部“雙帶頭人”、學生黨支部“活力創新”工程為載體,持續深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累計培育創建2個“樣板黨支部”和1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支部書記在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高級研修班上分享經驗,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組織基礎。
思政協同 推動“課程思政”與“日常思政”同頻共振
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同向同行。學院組建思政課授課小組,聘任“思政班主任”,課上探索以授課小組制、課程網格化管理為代表的課程協同新模式,課下舉辦“醫藥領域非凡十年”主題展覽、開展主題宣講、錄制廣播劇,讓思政課程有理論、有深度、有實踐;召開課程思政研討會,組織編寫累計10萬字的醫藥健康領域課程思政案例庫,構建“大思政”育人共同體,申報課題《以思政地圖為抓手 搭建“專業思政育人體系”》獲批天津市教改項目。
推動學生日常思政教育走深走實。一是講黨的故事,開設書記黨課、教師思政課、輔導員團課、校友人生課,全員共講二十大精神。二是講院史故事,立足沈家祥誕辰100周年成立理論宣講團,演繹天大先生舞臺劇,通過“思-學-講-演”四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傳承沈家祥精神。三是講專業故事,引進來,圍繞“榮‘藥’講壇”“我的這十年‘藥’與你分享”文化品牌,邀請校友分享奮斗故事;走出去,組織學生追尋先輩足跡走訪企業,在“互聯網+”紅旅開幕式上許下青春誓言,在鄉村振興舞臺上書寫天大故事。學院學生獲市級主題宣講一等獎3項,實踐隊獲評“全國百強”。
導輔協同 推動“五育并舉”與“實踐育人”深度融合
創新機制協同。在傳統的“導師制”“學長制”“助教制”基礎上,學院深入推進“師友導師”和教師兼職團干部制度,選拔聘任教授、青年教師擔任黨委副書記、團委書記和師友導師,確保全員育人不斷線,打通“三全育人”人才培養改革的“最后一公里”,獲批學校首批導輔協同育人試點學院,工作案例獲評優秀。
優化資源協同。一是創新資源協同,聘請校外企業導師,開設“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啟蒙與實踐”專業選修課;創新學生科創項目管理,構建“課程—實驗—競賽”三維一體的協同創新實踐體系,斬獲iGEM大賽金獎、虛擬仿真大賽一等獎等。二是勞動資源協同,開展中草藥種植活動,掛牌校內外勞動基地,構建一二課堂貫通的勞動實踐體系。勞動紀實被新華網、人民網等主流媒體報道,“中草藥種植與文化創新實踐”課程獲評天津市一流社會實踐課程、天津市勞動教育示范課程,上線新華網課程思政專欄。
未來,學院將進一步聚焦組織育人協同體系的搭建和有效銜接,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破除協同壁壘、釋放組織動能,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天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