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心理教育教化功能 筑牢學生思想堡壘——記機械學院“心理學與生活”課程育人實踐
期次:第1311期
作者:□ 伊文/文圖 查看:35

王潛龍在課堂授課

學生在課堂做PPT報告分享
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重要性更加凸顯,正確的“三觀”攸關國家復興偉業,強大的心理素質影響個人未來發展。我校機械學院王潛龍副教授在學校金課建設項目支持下,開設了“心理學與生活”課程。該課程開設3年來,學生們不僅學會了通過先進的心理理論知識來認識自己、武裝自己,還在課堂上進行了對國家、社會和人生的討論和思考,樹立了正確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大局意識和“三觀”取向。課程大作業“我預想的人生”涌現了一批體現思想、責任與擔當的作品。該課程心理育人成效顯著,為學生們提供了強大的心理基礎和思想武器。
以實際為基 心理教學激發興趣動力
興趣出發,平等交流?!靶睦韺W與生活”作為公共選修課,學生們選擇該門課程的原因是對心理學相關知識感興趣;王潛龍老師作為工科出身的老師,開設這門課也出于自身長期的興趣愛好。因此,該課程充分體現了從師生興趣出發,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和共同進步的特點。在該課程16學時安排中,王潛龍老師講授了8學時,主要講授這10余年他認為學習心理學需要掌握的重要的基礎知識及出國留學和回國工作的重要心理和生活體驗,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心理理論和知識。另外8學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心理相關話題,剖析案例背后的心理理論,分析原因并給出可實操的生活建議。學生自愿報名上臺分享和展示學習成果,老師和學生們通過提問,一起學習和探討該部分心理知識的現實指導意義。這樣大大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
實例教學,教學相長。知識源于生活,生活檢驗知識。王潛龍老師一直注重以生活中鮮活的案例出發,引出其案例背后的心理理論和知識,從而使學生認識更深刻、理解更容易、學習效果更好。同學們通過學習,在以后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相關問題時可運用學到的知識,充分理解自己或者別人心理動機,從而做出正確的行為反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該課程讓學生們在理解心理規律和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武裝個人的心理素養,提升思想品德,做到“潤物細無聲”。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生活實例引申中,學生們培養了正確的個人、社會和國家觀念判斷,從而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導向。
該課程以實際生活為基礎,激發學生興趣動力、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主動分享學習成果時,通過共同學習討論的形式,共同學習知識,激發學生思考和持續深入學習、改進的能力,這樣的互動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各方面能力,老師也受益匪淺。
從書本到生活 心理育人成效顯著
課程受歡迎,學生受益。該課程開設3年來,每次選課人數都接近最大人數200人,受到學生們廣泛歡迎。同時,學生們也給出很多正面反饋,有人稱其為“大學上的最有價值和意義的課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大作業“我預想的人生”中,一批有思想、有責任、有擔當的作品涌現出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和思想面貌。其中理學院大二學生劉晨語的作業《淺談人生意義》,從哲思角度論述了人生意義的3個層面,該論文已推薦修改投稿發表。
從理論到生活,把書讀活。該課程堅持教學內容以生活案例出發,貼近生活,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真實案例背后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從而促使他們在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能運用到已學的知識,正確地去應對并妥善地解決問題。這也是該課程最終的教學目標和意義所在。
展望課程未來 不斷創新提升
“翻轉”課堂,未來可期。該課程當下課堂形式為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匯報相結合。該形式強于傳統的完全老師講授形式,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培養仍有待提升。王潛龍老師表示,待經過未來幾輪教學實踐積累和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提升后,將嘗試設計更加新穎的小班的“翻轉”課堂——將基本心理學理論知識在課前讓學生自學完成,而課堂上更側重教師和學生討論,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來滿足學生的需要、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
進一步提升高階性。王潛龍老師談到,按照“金課”的“兩性一度”要求,該課程在高階性,即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該課程雖為通識課,在注重學生通識素養和政治思想培養的同時,課程內容的專業性和高階性同樣不可忽視。未來課程教學中,王老師也將邀請本校及相關高校心理學專業老師加入課程建設和講授,進一步提升課程專業性和進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