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強理科基礎研究 育拔尖創新人才

              期次:第1311期       查看:43

              天津大學理學院通過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積極探索科研實踐、師資配備、國際交流等方面。學生們積極參與科研論壇課題組雙選會,增進了解與溝通,激發創新思維。同時學院重視學生的科研熱情,通過科創計劃和品牌活動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學院積極與國內外著名大學開展交流合作,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相關研究領域及單位輸送優秀的后備人才。


              劉京津(右)指導本科學生操作示波器

              理學院組織本科生赴新加坡研學

              馬驍飛(右3)指導學生做實驗




                一年多前,知名國際期刊《科學》在線刊發了一篇名為 《全氟羧酸的低溫礦化》的論文。該論文提出了一種比當前的方法更溫和、簡單且廉價、無害化處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全新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天津大學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李預立是一名標準的“00后”。
                像李預立這樣的理科基礎研究青年才俊在天津大學層出不窮。近年來,天津大學理學院持續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特別是在科研實踐、師資配備、國際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探索。
                厚植“家國情懷” 踐行核心價值觀
                “我們要將個人的價值追求放在更廣大的時代背景中,把個人的理想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就職于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的理學院2020屆優秀畢業生呂福寧在受邀參加學院黨支部共建主題黨日活動時說。
                理學院將“家國情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深刻認同和深厚情感,引導學生承擔起“興學強國”的責任和使命,在服務社會、解決關系國家發展和民生需求的重大問題中成長成才。
                本科生科研論壇課題組雙選會是理學院的品牌活動,多年來受到學院師生的支持與歡迎。該活動旨在增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導師、學生與課題組之間的了解與溝通,激發創新思維,激活科研夢想。雙選會通過導師宣講,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在本科生中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學生通過聽宣講,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到課題組的對應展位與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各課題組的學長學姐們也積極為他們解答,幫助本科生與老師達成雙選意愿。
                “做好基礎學科的人才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學院邀請專業教師開設“理想啟航”系列專業教育課程,通過“專業學術報告”“實驗室參觀”“導師面對面”等課程環節,幫助本科新生了解所學專業,認識實驗環境,體驗科研氛圍,提升專業認同感;通過“學生科學論壇”“科研一日”“研理導師大講堂”“我和青椒有個約會”等品牌活動,邀請科學專家、優秀青年教師、優秀學生談經驗、說科研。
                實施科創計劃 激發科研熱情
                理學院學生卜一凡在大學期間,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完成了2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用自己的研究助力解決抗生素濫用而導致的污染等問題,并連續3年獲得國家獎學金,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直博北京大學。卜一凡最難忘的是在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參與了多個科研訓練項目。他說:“本科階段的科研訓練,堅定了我投身基礎學科研究的決心?!?br>  學院不斷優化培養方案,將創新教育貫穿于本科生培養的全過程。學院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了《天津大學理學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計劃》,形成了低年級聚焦專業興趣與認知培養、高年級聚焦科研實踐與學術表達的理學院科研能力培養大框架。學院還制定了個性化培養方案,開放性的培養理念貫穿于拔尖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行學分制管理,尊重學生學科專業興趣,提高選課自由度,鼓勵學生加深對學科知識的思考,了解學科前沿動態;推行小班化教學,“強基計劃”學生單獨編班,精準培育學生專業能力;貫徹導師制培養,實行全員導師制,聘請學術大師、科研人才等參與學生培養工作,激發學生學術興趣和創新潛力。
                學院以促進學生科研創新培養為目標,聚焦科技競賽、學科前沿、科學普及等領域,通過開設講座、課程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培養上,學院為學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間。理學院院長耿延侯介紹說:“我們強化了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靈活性和模塊化,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制定課程修讀方案,為有學術志趣和潛力的學生提供‘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br>  凝聚育人合力 引領創新智慧
                累托石片層改性研究是工業印染廢水處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學院馬驍飛老師將在科研實驗中開發出的2個科研成果編入了實驗教材中,以此來提高實驗教學的深度和質量?!榜R老師將他的科研成果轉化成我們本科生的教學實驗或學生競賽項目,這種將理論知識與實驗和競賽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很好地培養了我們的能力?!钡谒膶谩白吭奖聦嶒瀯撔沦悺币坏泉劔@獎學生李慧智說。
                學院充分整合優勢資源,加強與專業教師的溝通合作,通過構建多重育人隊伍,切實體現協同育人優勢。學院構建了“年級+班級+宿舍”三重學習區域,營造良好氛圍;構建了“班主任/班導師+輔導員+學業導師+學習委員”四級負責人模式,形成了抓學風的合力,從“學習、生活、思想”三方面進行管理。此外,學院還推行了“師友導師”計劃,建立了導師隊伍,創造各種方式促進師生交流,發揮“師友導師”育人作用。在學生培養上,學院強調“點燃一把火”,而不是“灌一桶水”的方式,注重因材施教,讓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成為主導。
                2022年,學院有12名本科生在頂級及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獲得第13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總決賽金獎、全國大學生化學創新設計大賽總決賽特等獎、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等11項國家級賽事獎項。
                “我們要矢志創新,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做出具有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碧旖虼髮W常務副校長、理學院博士生導師胡文平教授說。
                強化交流合作 探索協同培養
                2023年暑假,理學院黨委書記劉昌龍等帶領15名2022級本科生赴新加坡開展研學活動,學生們涵蓋了學院拔尖計劃、強基計劃和理化試驗班各專業?!斑@樣高水平的交流學習讓我們在本科階段就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學術思維,獲得更廣闊的學術資源和機會。在親身經歷了這次研學后,我更加堅定了科研夢想?!崩韺W院本科生李仲杰說。
                高水平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需要置身于國際合作與競爭的環境。學院堅持“以本為本”,與國外著名大學開展交流合作。每年暑假,學院定期組織本科生赴海外知名高校參觀學習,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識理解度,增強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卓越人才。
                同時,學院不斷加強與國內重點院所之間的強強聯合,實現優勢資源共享,加快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學院與中科院化學所簽署了聯合培養合作協議,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聯合舉辦了“錢三強英才班”,并聯合設立了侯德榜獎學金、嚴濟慈獎學金及納米科學探索獎學金等,共同培養對化學、物理學、核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感興趣、有志從事相關領域方向研究的本科生,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相關研究領域及單位輸送優秀的后備人才。
                “建設科技強國,高校應責無旁貸、勇擔重任,切實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眲⒉埍硎荆拔覀儗⒁蕴岣呷瞬排囵B質量為核心,堅持專業、課程、教材、教法等全要素改革,善用愛國之志、激發創造活力,培養出更多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睆埲A/文 劉延俊 程姍姍/圖
              報刊導讀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