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三尺講臺上不斷突破的探索者——記我校法學院青年教師楊寧
期次:第1303期
作者:□ 本報記者 焦德芳/文圖 查看:174

楊寧在畢業典禮上發言

楊寧參加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楊寧在教學會議上發言
“做老師,首先就要站好三尺講臺。”博士畢業時導師的贈言,一直銘刻在我校法學院青年教師楊寧的心中,也支持著她在教學上不斷進步。2022年,在天津高校第16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楊寧以《刑法案例研討》課程參賽獲得了文科組二等獎的榮譽。面對榮譽,楊寧分外淡然,“行勝于言。我會繼續總結經驗,推動課程改革創新,以賽促教、潛心育人?!?br> 互動啟發 個別指導 讓學生感受法學教育魅力
良師的影響讓楊寧走向講臺,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楊寧感受到不同風格刑法老師對教學的熱愛:張明楷教授的本科生刑法課、導師黎宏教授的歐陸刑法課、周光權教授的刑法專論、勞東燕教授的英美刑法課……每一位老師在保持超高教學科研水平的同時,授課風格獨具特色,讓學生對刑法學習充滿興趣。這種言傳身教讓楊寧切身感受到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責任。在“真刀真槍”的觀點碰撞中,楊寧越來越感受到刑法的魅力,而這種互動啟發、個別指導的教學方式,也深深影響了她日后的授課風格。
2017年,楊寧在分析法學院教學計劃、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學習和借鑒了最新的教學成果,在法學院領導的支持下創設了一門全新的專業選修課——《刑法案例研討》。這門課程以我國實際疑難案件為研討對象,通過智慧課堂等手段,將線上學習與線下研討結合起來。課堂上,老師作為法官主持課堂研討,學生站在檢察官、辯護人的立場上發表觀點,在具體案件的對抗辯論中討論案件合理的解決方案。課程結束后,很多學生點評“很有挑戰、雖苦尤樂”“收獲最大的一門專業課”等。這正是楊寧寓教于思、寓教于樂,在教學崗位上不斷探索的新嘗試。
《刑法案例研討》課作為我校法學院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的重要支持課程,為新法科課程改革提供了實踐教學范本,成為我校發起的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倡導的新法科課程代表。這種研討式授課大大提升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問題的能力,碩果累累。楊寧通過這門課程指導學生完成了國家級“大創項目”,獲得國家級競賽嘉獎。該課程的創新內容、創新理念也倍受認可,2021年入選天津市一流本科課程、校級一流課程。2022年第二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楊寧領銜的該課程團隊獲得全國三等獎,榮獲天津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第一名。
樹人先立德 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有一件小事讓楊寧倍感難忘:她曾收到一位2015級本科畢業生的微信,學生說自己正式成為了檢察官助理:“從刑事案例研討到畢業論文,您的教導讓我覺得刑法學非常有趣,直到現在辦理刑事案件仍覺得悟在其中!”正是刑法案例研討課的經歷,讓學生決心投身檢察事業,實踐堅持正義的理想,這讓楊寧欣慰又驕傲。該課程對學生的職業、人生選擇的影響,讓她感到立德樹人重任在肩,也更加堅定了她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學理念。
刑法作為社會管理方式中最為嚴厲的手段,是保障社會的最后一道防線,影響的不僅是當事人及其家庭,更是社會穩定的大局。近年來,新型犯罪層出不窮,犯罪結構發生重大變革,刑法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發揮保障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個人權益的作用。因此,楊寧在課堂上尤其注意更新課程案例,確保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前沿保持同步,在一個個熱點疑難案件的觀點碰撞中,學生增強了運用理論的實踐能力。
該課程還邀請了優秀公訴人、專業律師參與課堂,對學生表現進行點評。學生得到具體實踐指導時發出感慨:“真是大開眼界!”課堂抗辯的沉浸式體驗,讓他們不斷錘煉解釋和適用法律的能力,切實感受到法律人的責任。這正是楊寧希望通過課堂思政教育,讓每一名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感受法律人維護正義的價值。楊寧曾說,法學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向未來寫下的一份時空來信。當學生從課堂走向實踐、從法學院走向法律人崗位后,便會發現課堂畫下了起點、師友在身旁,你我相匯于建設法治國家的路上。
科研教學 相得益彰 時刻關注國家法治需求
楊寧非常重視科研教學相長,在教學中以國家重大課題為指引,科研中關注國家法治需求。她圍繞中國刑法修正、交通犯罪前沿、網絡犯罪、環境犯罪等多個新興主題,發表了多篇中日文高水平研究論文,并出版專著、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撰寫的專業參政議政報告得到相關機關采納,曾獲全國刑法學優秀博士生學位論文獎。
楊寧從博士期間開始深研現代交通犯罪問題,逐步形成系統性交通犯罪研究成果矩陣。2016年,《交通危險犯研究》獲得全國優秀博士生論文獎。在此基礎上,她將危險駕駛罪等我國實踐難題作為研究主線,主持最高檢相關理論課題研究,以程序分流機制推動司法實踐的完善。2020年,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人機共駕下的刑事責任問題研究”,重點研究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法律政策與實踐問題,參與東亞交通犯罪研討會議,在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上發表演講。2021年,她翻譯出版了日本川本哲郎教授的權威專著《交通犯罪對策研究》,獲得學界好評。
楊寧的“退贓退賠激勵性從寬量刑情節研究”是她最早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特殊量刑條文的代表作,該論文2021年發表在《現代法學》期刊上,后被人大復印資料《刑事法學》期刊在刑罰論專欄全文轉載,顯示出學術界對該論文關注問題、創新觀點、學術價值的肯定和推薦,該論文也是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的結項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