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趙天麟生平

              期次:第963期       查看:1230

              趙天麟是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曾任北洋大學校長,總結出“實事求是”的校訓并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他辭去北洋大學校長職務后,受聘于開灤礦務局和天津耀華學校,積極推動辦學和抗日活動。他最終在1938年被日本憲兵隊特務殺害。他的愛國行為受到國家追認。





                趙天麟:字君達,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生于1886年8月15日。他少年聰敏,性格沉靜,自幼喜愛讀書;1901年成為天津最 早 的 官 立 中學———天津普通學堂(即天津市第三中學)的首屆學生;1904年考入北洋大學法律系;1906年作為北洋大學堂首批官費留學生就讀于哈佛大學法律科;1909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被授予象征哈佛大學最高成績的金鑰匙獎。
                趙天麟1912年回國執教于北洋大學,任法律兼理財學教員,并于1914年3月13日被任命為改組后的國立北洋大學第三任校長。趙天麟任校長期間,總結了北洋大學近20年的辦學經驗,凝練出“實事求是”的校訓并承襲至今。他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強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主持制定的《辦事總綱》和《學事通則》較之以往的學校規則,更具操作性,成為近代中國高等學校管理工作的范本。趙天麟嚴謹治學,講求教學質量,積極創造和改善辦學條件。他不斷豐富圖書館藏書,使北洋大學圖書館的圖書擁有量在當時名列全國大學前茅;十分重視實踐環節,組織建設了實驗室、實習工廠和標本陳列室等,北洋大學設備之齊全也名列全國之首。趙天麟還是學校歷史上第一位倡導奧運精神并重視學生體育教學的校長。他要求學生自選1項以上運動項目進行鍛煉且必須達標,在他掌校期間,北洋大學的體育設施也得到了完善與充實。趙天麟以講求高質量為教學目標,他的辦學思想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從事教學工作、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的抱負。在他的領導下,北洋大學聲譽鵲起,畢業生被社會高度認可。1918年,北洋大學的學生在全國同時舉行的外交官、高等文官和清華留學生3個重要考試中連中三元,同時獲得第一名,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1916年10月11日,天津人民反對法帝國主義強占老西開斗爭爆發,趙天麟被選舉為“維持國權國土會”副會長,多次與北洋政府交涉,并參加了赴京請愿活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北洋當局令趙天麟采取高壓手段阻止學生罷課,并制裁領導罷課的學生代表。趙天麟嚴辭拒絕,于1920年1月辭職隱退;后受聘于開灤礦務局任協理;1931年被推選為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董事會華人董事;1934年受聘于天津耀華學校,出任第三任校長。
                趙天麟任耀華校長期間,延續了在北洋大學期間的辦學經驗和“實事求是”的治學理念,確定了“智、德、體、美、群”的教育原則和“勤樸忠誠”的耀華校訓。1937年“七七”事變不久,天津南開中學、民德中學等學校停辦,耀華學校因地處英租界才得以按時開學。趙天麟基于民族義憤,克服重重困難,在耀華學校內開設“特別班”,招收失學的學生和教師千余人。
                天津淪陷后,趙天麟堅決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每逢重大活動,必堅持唱中國國歌、懸掛中國國旗,積極宣傳抗日。不僅如此,他還鼓勵自己的親友子女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趙天麟的愛國行為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仇視,但他不屈于日本人的威脅和恐嚇,把全部精力和愛國熱忱傾注到辦學和抗日活動中去。1938年6月27日清晨,在去耀華學校上班的途中,趙天麟慘遭日本憲兵隊特務殺害。
                1992年4月6日,國務院民政部追認趙天麟為革命烈士。
              報刊導讀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