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抗震救災快訊

              期次:第962期       查看:694

                我校調整在川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我校目前及時調整今年面向四川地區的招生計劃,預計將在四川非延考地區招收76名新生,延考地區招收20名新生,同時面向四川延考地區預留20%的招生計劃。為了更好地幫助災區進行災后重建,我校將面向川籍學生的招生專業集中在電子信息科學類、環境科學、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優勢學科。此外,為保證災區新生能夠順利入學,學校還將通過北洋勵學金、綠色通道、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多種形式,最大限度采取助學措施,確保災區新生順利入學、完成學業。 (孟兆熙)各民主黨派捐款獻愛心四川地震災害發生后,我校各民主黨派成員心系災區人民,積極參加各種捐款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民盟捐款3.5萬元,九三學社捐款1.381萬元,民進捐款1.29萬元,致公黨捐款1.01萬元,農工黨捐款7300元,民建捐款2000元,捐款總額為8.111萬元。民主黨派還開展了“手牽手撫慰學子心靈”活動,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對我校家在地震災區的學子進行幫助,資助他們完成學業。(于克建)外國留學生 教師心系災區自四川汶川等地區發生嚴重地震以來,我校留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地震災區人民的關心。繼5月15日,來自尼日利亞、貝寧、馬里和剛果的留學生代表在我校學習的全體留學生向學院遞交了慰問信后,5月20日,留學生們在留園和友園還發起了為災區人民募捐活動,共捐資7000余元。在我校工作的美國、意大利、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外籍教師也自發捐款6900元。 (楊慧蘭)13個學生社團錄制抗災歌曲在學校宣傳部、學工部,團委等部門的支持下,我校天外天新聞中心等13個學生社團在校廣播電臺共同錄制了抗災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獻給地震中受難的人們》,并由學生電視臺錄制了MV。該MV在“新浪網”原創頻道、教育頻道發布后,短短幾天點擊率突破了2萬。在目前“新浪網”主辦的“綠絲帶在行動———拍客作品征集比賽”中,該MV獲得一等獎;學生電視臺制作的另一部抗震救災專題片《祈福》獲得三等獎。該MV已在天津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其歌曲已在天津經濟廣播電臺播出。(靳瑩)相關部門負責人慰問一線醫療救員人員家屬日前,我校統戰部、理學院相關負責人專程看望了我校化工學院退休教授楊宏孝,對他支持兒子投身抗震救災第一線表示親切慰問。
                楊宏孝之子楊帆是天津環湖醫院顱腦外科的醫生。5月13日凌晨2:00,楊帆接到醫院打來的緊急電話,要他參加抗震救災醫療隊并立即動身前往四川災區。10多天來楊帆始終奮戰在救死扶傷第一線,本市及中央多家媒體多次予以報道。這些天,73歲的楊宏孝時時關注著災區,牽掛著兒子,但始終沒有將此事對他人宣揚過。對此,楊宏孝只是說,“救死扶傷是兒子份內的事,是他的天職,沒有什么好聲張的?!?(于克建)馮驥才呼吁建立地震博物館中國文聯副主席、我校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于近期通過“中新網”發表文章,呼吁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館”。他說,面對大地震,當前最要緊的事就是搶救生命和救助災民,然而從未來著眼,應該建立一座地震博物館。他談到,汶川大地震無疑是百年來罕見的自然災難,建立一座博物館首先是要見證這一災害的巨大破壞力,無論是對地震學、地質學、建筑學的發展,還是科學地抗震救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將見證當代中國人面對這一特大災難表現出來的特有的氣質與崇高境界。馮驥才希望將來的汶川地震博物館能夠為后代永遠地留下這個“黑暗”又“光彩”的今天,成為中國人心中一份沉甸甸的繼往開來的精神遺產。 (伊文)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