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用誠信與責任奠定科學大廈之基
              ———參加“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報告會”的中國科協院士專家訪談錄

              期次:第961期       查看:887
















                5月5日,“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報告會”在我校舉行,7位來自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門委員會的院士和專家聚首我校,暢談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我校宣傳部記者就“創新人才培養的方式”、“《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的指導意義”和“如何加強學風建設?”等問題對這些院士和專家進行了專訪。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 我認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有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還要抱定長期努力的志愿,堅持不懈。這樣我們在科學研究中,才能不斷激發出對所學專業的濃厚興趣。這也是我長期堅持數學研究工作的動力之一。
                今天來到天津大學,我感到這所百余年的老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做人方式的培養,教風、學風良好,能從校園中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氛圍。記者讓我為同學們提些希望,我建議同學們從大學和研究生階段開始,就抱定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注重培養對專業的濃厚興趣,不怕辛苦。祝愿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人才從天津大學中走出來,為國家建設,為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 說得嚴重一些,若科學工作者不重視學術誠信的建設,則整個科學大廈就會面臨倒塌的危險。學術誠信就是科學工作者的道德底線,我們必須遵守。而且現在科學工作直接影響到社會的許多方面,比如生物倫理、神經倫理和環境問題等都與科學工作相關。所以我們科技工作者不僅要保證自己的誠信,還要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監督科學界的誠信狀況?,F在大家很關心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想創新人才應備的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實事求是、追求真理。此外,創新人才還應具有好奇心和責任感,能夠和他人很好地交流和合作。從事科學事業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艱苦的,不具備這些道德品質恐怕很難堅持下去并取得成就。
                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廣大教師“要養成求真務實和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恪守學術道德,發揚優良學風”。我想,作為一名教師在這些方面更要做出表率,言傳身教,才能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 我想,師德建設是影響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而學風建設在師德建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平時談到的校風就包括了教風和學風。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我們的任務是要培養思想道德好、科學文化素質高的學生。要培養思想道德好的學生,就要依賴學校好的學風;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在影響學生,所以學生要想具有好的思想道德還要依靠教師給予他們各方面的幫助。教師只有誠實為人,扎扎實實教學,把精力放在學生身上,才能形成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天津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大學,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她為什么能夠長久不衰,我想和有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是分不開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 中國的高校步入世界一流大學有3道門檻:一是總量要求。在總量上要有一定的發展,才能與國際上的著名大學比肩,讓他們注視到我們。比如10年前,浙江大學發表的國際論文是300多篇,此時國際上很少有人提及浙江大學,因為只有學術同行才會從期刊中認識浙江大學,別人不知道。而現在浙江大學每年在國際上發表論文3000多篇,在科研論文的發表量上已經進入了世界前50名的行列,贏得了國際的矚目。我想,當前高校在學風和科學道德建設中,要注重使教師和學生明確在國際上發表科學論文、進行科學研究和交流的規范。二是內涵要求。還是拿發表論文舉例,我們并不是說數量越多越好,而是認為發表的層次越高越好,影響力越大越好。學校應要求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用更高的學術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 三是聲譽要求。這方面更需要在學術道德和倫理上進行嚴格要求。師生們應從更高的角度來要求自己,以更高的境界來衡量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科學、道德的標準。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 大學的任務主要是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而何謂“高素質的人才”呢?每人的理解不同。我認為,高素質的人才除了要具備獨特的思想、敏銳的頭腦、健康的身體這些基本素質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科學的素質”?!翱茖W的素質”主要指應具備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道德最本質的東西是什么?從表面說,是誠實、誠信、嚴謹,不能弄虛做假、更不能去剽竊人家的科研成果,要實事求是,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更深的含義是:科學工作者要意識到對社會的責任,要懂得回報社會。而敢于站出來糾正科學上的不軌行為就是對社會的一種負責任的行為,這就是對社會的回報。每位學生、教師、科研工作者都要認識到學習和工作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我認為,科學學風強調的是方法,要實事求是;科學道德強調的是責任心,要為人民、為國家負責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 要進行科技創新,首要的是培養扎實、求實的學風,發揚奉獻和奮斗的精神,并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加強科學精神和學風建設對當今的大學生而言非常重要,要培養學生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學習的信念。我希望青年學生根據國家需求努力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學好專業知識,遇到失敗不能退縮,還要不計名利。我在培養學生時首先注重培養其好的學風,無論多忙,每個月都要就這個問題與學生見一次面,談一次話。
                我從1954年參軍至今,一直在軍隊成長,最大的快樂就是能為軍隊建設作貢獻,為國家作貢獻。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在“維修工程”、“表面工程”的基礎上,開展了“再制造工程”領域的研究工作?!霸僦圃旃こ獭笔侵笍U舊裝備高技術修復和改造的產業化。我和我的團隊將繼續發揚求實、奉獻的精神,努力建設“裝備再制造工程”學科,為裝備延壽和節能減排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宋南平 去年,我國《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出臺,對科技工作者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作了相應的規范??茀f還為此設立了“科學道德專門委員會”。該《規范》的出臺,目的是在科技界營造良好的科學研究和學風建設的氛圍。我想,該《規范》可以用四個詞概括:“宣傳、倡導、規范、自律”,應該能起到宣傳、倡導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作用。
                我曾經在今年“兩會”期間提過一個建議:在高校中開設有關科學道德的課程,還曾在某大學開過座談會,征求大學生對《規范》的意見。座談中,大學生們反映對科學道德規范的問題認識并不全面,課堂上也沒有傳授過相關的知識。所以,我認為應在大學中開設科學道德的相關課程,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道德修養應該有所裨益。(彭莉 袁源 孟兆熙 王青 紫陌)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