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天佑巴蜀 愛心永駐 同舟共濟 重建家園

              危難時刻顯身手

              ———記我校1983屆校友趙秀玲

              期次:賑災特刊       查看:792

              天津大學水利系畢業生趙秀玲在四川抗震救災一線沖鋒陷陣,帶領武警水電三總隊進行救援工作。她多次獲得榮譽,如“黨的十六大代表”、“中國十大女杰”、“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全軍作戰部隊優秀技術人才”、“優秀共產黨員”等,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她再一次沖在最前面,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毅換來他人的平安和團聚。她常說只有工作著的人生才是美麗的,生活才是充實的。她將與我校全體師生一起將這種美麗煥化成人間的彩虹,帶給災區人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希望。



              趙秀玲在抗震一線接受采訪


                在四川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戰斗著這樣一位巾幗英雄,她就是武警水電三總隊副總隊長、我校水利系水工建筑專業1983屆畢業生趙秀玲。
                5月13日,在四川省德陽瑩華中學救援現場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趙秀玲向大家堅定地表示:“我們會盡全力救出孩子們!”她向記者介紹了瑩華中學的受災情況和救援工作的進展。德陽瑩華中學距離震中只有50多公里,校園中的半棟教學大樓整體坍塌,正在上課的學生很多都被埋在了廢墟中。她說,在樓梯間下面有孩子們呼救的聲音,但是被樓板壓住了,而樓板上鋼筋比較多,需要一根根的剪斷鋼筋,這個操作過程很危險,但是我們會盡全力救出孩子們。
                面對這樣嚴重的坍塌,救援人員不僅需要勇氣和智慧,更需要現場指揮員的科學指揮。作為水工建筑方面的專家,趙秀玲率領武警水電三總隊沖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堅定、果斷地指揮救援工作。在解放軍官兵的努力下,5月13日凌晨3:30,第一名幸存學生被順利救出,隨后壓在一棟教學樓下的12名幸存學生依次全部被救出。在現場等待的學生家長們激動得熱淚盈眶。
                趙秀玲在我校學習時的老師在電視上看到了新聞報道后給她發去短信:“秀玲你好!今天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和武警戰士們抗震搶險的報道后,非常激動。你們辛苦了!世界因你們而美麗,祖國因你們而光彩,武警因你們而驕傲,災區人民因你們而幸福,天大因你而光榮!”趙秀玲因在救災現場奮戰,委托他的愛人給老師回復短信:“感謝老師,我們都好!”。短信雖短,卻飽含了我校師生、校友心系災區,眾志成城的默契與決心。
                是什么使一位女性在最危難的時刻沖在第一線?又是什么使她面對廢墟冷靜而堅強?在網上鍵入“趙秀玲”、“天津大學”的字樣,我們會看到“黨的十六大代表”、“中國十大女杰”、“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全軍作戰部隊優秀技術人才”、“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這些榮譽的背后是趙秀玲10年如一日扎根西藏,默默奉獻的足跡。
                趙秀玲:天津薊縣人;1983年7月畢業于我校水利系水工建筑專業;同年8月入伍;1992~2001年,作為進藏施工部隊女性之一,克服高寒缺氧、氣候惡劣等不利條件,在被人們喻為“生命禁區”的雪域高原從事水利水電施工,無私地把青春和智慧獻給了高原,獻給了部隊和國家的西部建設,被藏族同胞譽為“菩薩兵”。她先后榮立一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獲得了全國婦聯等單位授予的“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趙秀玲又一次沖在最前面,放下了自己的骨肉親情,投身最危險、最艱巨的抗震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毅,換來他人的平安和團聚。她常說:“我是黨的兒女,是黨教育了我、培養了我,是黨和人民給了我這么多至高的榮譽。對于我來說,吃過的苦都微不足道,只有工作著的人生才是美麗的,生活才是充實的?!?br>  看著新聞鏡頭中趙秀玲忙碌的身影,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她的美麗,感受了這種美麗給我們帶來的絢麗色彩。我校全體師生將和她一起將這種美麗煥化成人間的彩虹,帶給災區人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希望。
                (孟兆熙袁源王青)
              報刊導讀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