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千辛“留下”原生三峽 生花妙筆“定格”美麗瞬間鄭云峰攝影與馮驥才繪畫“藝術雙展”同時亮相
兩位致力于保護中國文化遺產藝術家相聚我校
期次:第959期
查看:791

鄭云峰(左一)與馮驥才在一起觀看展覽
本報訊 (記者 孟兆熙),,4月29日,我校馮驥才藝術研究院內群賢畢至。坐落其間的北洋美術館迎來了“藝術雙展”,歷經千辛“留下”原生態三峽的著名攝影家鄭云峰的“擁抱母親河”攝影藝術展和用生花妙筆“定格”美麗瞬間的著名作家、畫家馮驥才的“戊子之春”繪畫新作展在這里同時開幕。兩位致力于保護中國文化遺產的藝術家在我校相聚。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肖懷遠,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潤蘭,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劉長喜,我校黨委書記劉建平,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曹秀榮,今晚傳媒集團社長、總編輯賈長華,天津市文化局局長趙鴻友,我校副校長胡小唐,我校兩院院士周恒、彭一剛、張春霆、葉聲華及我國文化藝術界名流韓美林、馮驥才、張桐勝、羅楊、何家英、于淑珍、鄭云峰、宋雨桂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天津市文聯黨組書記孫福海主持。
開幕式上,劉建平、韓美林、馮驥才、鄭云峰分別致辭,對“藝術雙展”的開幕表示祝賀。他們表示,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大樓自2005年建成以來,舉辦了多場高水平的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天津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
肖懷遠在講話中指出,馮驥才先生近年來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中國文化遺產的繼承、搶救和保護工作中,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天津大學建立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使青年學生受到了文學藝術的熏陶,也為全市的文化藝術活動增添了新的場所。希望這塊陣地能夠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不僅成為大學生人文素質養成的基地,同時也成為天津市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肖懷遠說,鄭云峰先生歷時8年走遍長江,拍攝長江,是一個壯舉。其攝影展的舉辦既是對他多年辛勤努力的回報,更是對長江的回報。我們為馮驥才和鄭云峰兩位先生感到驕傲。
開幕式上,肖懷遠、朱永新、李潤蘭、劉長喜、韓美林共同為“藝術雙展”開幕剪彩,我校北洋藝術團演唱了著名的《長江之歌》;開幕式后,與會領導和嘉賓一道參觀了“藝術雙展”。
鄭云峰是我國當代著名攝影家,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準備截流長江建造大壩時起,就賣掉家業,購置木船,開始了當代攝影史上富于傳奇色彩的“日飲長江水,夜宿峽江畔”的攝影生涯。他爬遍了長江兩岸所有崇山峻嶺,歷盡千辛萬苦,為這條有著7000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留下了她永遠而神圣的影像與精神。他跋山涉水數十萬公里,拍攝了數十萬幀照片,其中相當一部分作品是站在各個高山之巔拍攝的。長江之雄美,三峽之神奇,纖夫們之艱辛與頑強,都感人至深地被他永遠“定格”在攝影作品中。他本人及作品多次獲大獎,其中曾獲“中國攝影傳媒人物大獎”和“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其大型攝影畫冊《永遠的三峽》獲國家圖書一等獎。
這次首次在津展出的作品都是鄭云峰攝影藝術的精品力作。津門觀眾在5月1日還親耳聆聽了鄭云峰關于長江三峽動人的演說。攝影展期間,整個展廳回蕩著一種異常遙遠而又神奇的聲調———上世紀初的川江號子聲音。據悉,為使鄭云峰作品中的船工和纖夫更加真切感人,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經多方尋求,終于從重慶的中國三峽博物館內找到了早在上世紀初川江號子的錄音。因2006年川江號子被選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故這套川江號子就愈加珍貴。
“戊子之春”畫展展出的近40幅作品都是馮驥才先生去年公益畫展后的新作。這些鏡心體裁的畫作體現出畫家一貫的對文學意境的追求。作品筆精墨妙,意境深邃,仿佛在光影的婆娑中,充溢著可視的美妙散文,表現了畫家近年來舒展而易感的心境。馮驥才在這個令人“眸子一亮”的畫展前言中寫到:“藝術,就是把美的瞬間變為永恒?!痹摦嬚箍梢暈楫嫾覍亦l父老最新的匯報,在天津展出后將“移師”江浙。
該“藝術雙展”于4月30,~,5月11日面向公眾開放了10天,每天上下午全天開館,觀眾僅憑身份證即可入場。已有12000名觀眾到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