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師益友—李書田
期次:第955期
查看:859
我1922年考取了北洋大學的預科新生,入校后就住在丁齋西頭的一間小木板閣子中。當時學校的學生宿舍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齋,前四齋是用原來儲存武器的倉庫改造的,房子很大,每齋住30至50人不等。大房子里用比人身稍高的隔壁板分成若干米見方的小單間,內設床、書桌、書柜、坐凳各一具,并前掛藍布簾幕。
我住的那間宿舍與李書田先生的只隔一條幾尺寬的走道而相對。每天凌晨我起身較早,但他起得更早,盥漱后,他就去繪圖室了。晚餐后,他仍去教室或繪圖室學習,總是很晚了才夾著大量的圖書回來。學校規定夜11時熄燈。電燈熄了,他往往點燃上一盞小煤油燈,繼續攻讀或寫作。他的刻苦勤奮給我樹立了治學的榜樣。我時常想,他在他們班上名列首位尚且如此用功,我這個一般中等學生,如不努力,恐難以從北洋畢業了。常有低年級的同鄉前來向他求教,他總是口講指畫,詳為解答。他休息時便和隔壁住的同班李瑞蕓穴字酉生雪聊天兒,談話內容總離不開學業。有時他也和我說幾句,問我學習如何,或介紹學校各科情況,流露出老大哥對小兄弟的關懷。當他在母校任教授時,我還尚未畢業。因為我聽過他講的《道路學》課程,他便是我的老師了。
李先生對北洋母校的忠心耿耿有目共睹,無須重贅,而他重視人才,獎掖后學,亦達到了極度熱心的程度。他有一個小記錄本,上面記載著北洋母校和唐山交大歷屆畢業生中各班前三名學生的姓名、學歷、經歷、現任職務及通訊地址等,以備隨時聯系,為之介紹適當工作或為母校聘請任教。20世紀40年代,他任貴州省貴州農工學院院長時,我路過貴陽去拜望他。他一見到我,第一句話就問:“張維回國了嗎芽你弟弟可要跟我干呀選”(張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張度的弟弟)然后才和我談別的事情。
在北洋求學期間,李書田可謂我的良師益友,他對我的關懷和希望太多,我這里就不細述了。我在祖國建設上貢獻太少,真覺愧對他。如果說還做了一點工作,那也是拜托李老師對我的愛護,是他介紹我到華北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利委員會任職,而我則以勤勉的工作回報了老師的培育。 穴作于1986年雪張度:1929年畢業于北洋大學土木系18年班,工學學士;曾在黃河水利委員會、華北水利委員會工作多年,任高級工程師、處長,我國知名的水利專家;退休后在全國科協協助茅以升工作,北京市退休科技工作者協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