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1+3+5”高校導輔協同育人模式
期次:第1318期
查看:53

教育學院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研究生教育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關鍵結合點,是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的主要陣地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教育學院立足研究生群體特點,圍繞“1+3+5”,即“專業特色—導輔互聯—五育并舉”的育人模式,在研究生工作中強化思想引領、凸顯協同育人、著力五育并舉,努力培養具備家國情懷、天大品格、教育精神的時代新人。
德育:“導輔協同”強引領
強化導輔聯動,促進理論學習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 教育學院常態化開展“明德講堂”系列講座,邀請院內外導師作報告,提高導師參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性;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理論學習和骨干培訓中的“專家智庫”作用,輔導員與導師攜手完成院級“青馬工程”(“春雨計劃”學生骨干讀書班)培訓課程,推動學生工作提質增效;通過“導師進支部”“師生支部共建”與“我們這十年”思政微講堂等活動,邀請研究生導師與輔導員共同擔任評委,以賽促學,推動主題教育入腦、入心、入魂。學院在“導輔協同”的引領下,德育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西部計劃國家級優秀志愿者”、全國“青馬工程”學員等先進典型持續涌現。
智育:“導輔協同”促創新
延展育人空間,激發研究生導師“課外輔導”職能 教育學院通過舉辦“明德教育論壇”“學術工作坊”、學術冬令營等特色活動,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生導師、優秀學生交流分享;借助“桃李杯”“杏壇杯”等學科競賽共建活動平臺,邀請研究生導師和輔導員擔任評委和指導教師,幫助研究生錘煉本領;組織“輔導員進組會”,讓談心談話更有力度、心理疏導更有溫度,加強了輔導員與研究生導師對研究生學業科研指導幫助的協同性。同時,學院制定了《教育學院導輔協同育人工作辦法》,打造常態化育人機制與聯動化育人平臺。在“導輔協同”引領下,傳統“師門”與“年級”限制有所突破,“導輔支持、師生共建”的協同育人新格局得到充分探索。
三育融合:“導輔協同”練能力
導輔協同發力,實現“以體淬身”“以美潤心”“以勞鑄魂”教育學院將日常體育活動與賽事活動相結合,借助“共享體育角”、師生趣味運動會、“秋‘育’北洋情”DIY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加強師生交流,在動手實踐中涵養學生的道德品格、人文精神、美學情趣和勞動意識。同時,學院組織師生赴甘肅宕昌開展暑期支教,為山村孩子點亮希望,加深學生對教育強國、鄉村振興的理解;開展師生同行“訪企拓崗”,挖掘各行業就業信息,繪制教育學專業“就業地圖”。在“導輔協同”引領下,導輔共建能力穩中有升,研究生綜合素質得到持續提升,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
未來,教育學院將繼續秉承“教天下英才,育家國情懷”的院訓,通過“導輔協同”將教育專業特色融入到各項育人工作之中,持續完善“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實現德智體美勞各領域工作整體推進,以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的教育專業人才。葛云麗/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