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精準思政”上下功夫努力融入學校大思政格局
期次:第1318期
查看:39

智能傳播研究生將海棠季美景搬到線上
新媒體學院以“新媒體”為核心定位,充分發揮新聞傳播與計算機科學相融合的文工交叉優勢,培養善用傳播規律、數據算法的新媒體傳播人才,熟悉傳播規律與需求的信息科技人才,以及懂得數據與算法治理的管理人才。去年,天大迎來了建校以來的首屆新聞傳播學碩士生。新學院、新學科、新環境,面對“三新挑戰”,學院學生思政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錨定目標任務、抓實抓好主題教育,數字化賦能精準思政,探索“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新媒體方案。
以精準理論
學習體系應對挑戰
全研究生結構、高學生黨員比例是新媒體學院的學生特色,學院建設了三維學生黨員培養體系,提高教育精準度。
新媒體學院固定學習時間、量身定制計劃,堅持做到每次學生黨支部理論學習均有教師黨員參與,提高理論學習精準度;強化黨的宣傳工作史學習,在與專業課程緊密結合的同時,注重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圍繞學生成長、科研、就業等設計專題,提高專題學習精準度,邀請中國青年報社、參考消息報社等校內外理論大家、行業專家進行專題講授,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科研觀、行業觀、人生觀;用體驗說服學生,將學習應用實際,提高實踐學習精準度,組織黨員、團員,赴津云、天津港、工商銀行等企事業單位開展實踐聯學,在現場教學中引導青年學生立志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實現精準實踐育人銜接
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要求學生具備全媒體敘事能力、融媒體表達能力、跨部門協作能力、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等。新媒體學院注重構建各類實踐平臺,實現精準“導輔育人”銜接。
在師生黨支部互融共建中實踐新媒體表達能力。2022級研究生黨支部在與后保部教工第三黨支部共建過程中,深度采訪宿舍管理員、保潔員等,剪輯制作運營系列短視頻,架好天大后勤與師生間的溝通橋梁,講好身邊勞動者的故事。
在服務學校宣傳工作格局建設中實踐全媒體敘事能力。該學院研究生團隊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天大海棠美景進行場景重建;實踐隊兩赴甘肅宕昌,用鏡頭采集大寨村的振興成效;與學校宣傳部緊密結合,在學校宣傳片攝制、開學典禮無人機拍攝、大賽新聞采編等崗位上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引導學生記錄校園故事,傳播天大聲音。
在服務天津市城市形象塑造中實踐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該學院臺灣藉碩士生樊秋辰拍攝的《愛媒講鄉村振興》視頻,記錄了一名臺灣學子感受到的天津鄉村振興的非凡10年。此外,學院研究生們還積極參與天津重點單位的新聞發布演練等,在模擬新聞記者實踐中,深入感知天津城市的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塑造講好中國故事的天大能力。劉衡/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