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學2008年工作要點
期次:第954期
查看:599
2008年,天津大學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學習貫徹國家、教育部和天津市有關精神,全面落實學校第八次黨代會的部署;緊緊抓住國家建設發展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以構建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主線,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重中之重”,把“人才強校戰略”貫穿到各項工作中;狠抓教育教學改革,開辟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的生動局面;狠抓科技競爭力,奮力承擔國家重點項目,帶動科技水平的明顯提升;同時推進各項工作創新,為建設國內外知名高水平大學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第一、以工程教育改革為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認真落實好國家工程教育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要積極組織、精心籌劃,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工程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探索新形勢下工程教育的新思路,努力確保各項建設內容的落實;各學院要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積極探索符合其專業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途徑,在培養模式上改革創新、先行先試;要認真抓好“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和培育工作,并以此為抓手,帶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要積極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確保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立教學質量監督長效機制;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培養他們的工程實踐能力;要努力采取校內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各種模式引進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實實踐教學隊伍。
加強對學生的綜合培養。要繼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探索學生班級和黨團組織、學生骨干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途徑;要充分發揮網絡在教育、管理和服務學生等方面的作用,以學生公寓為新陣地,開展思想教育活動;要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體系,加強勵志教育和感恩教育;要大力加強學風建設;要以開展團體咨詢為重點,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通過社會實踐等途徑,支持學生深入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要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提高藝術教育的水平和影響力;要通過深入實施“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積極組織和參加高水平的科技競賽和活動,構建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要通過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訓練,著力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著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要全面實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研究建立碩士研究生彈性學制;要探索建立多樣化的研究生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對培養過程的控制,把質量管理落到實處,不斷改進和完善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要積極探索和實踐按一級學科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的新方案;要進一步加強研究生的學風建設,強化導師的責任意識,培養研究生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穩定規模、規范管理、保證質量。
第二、緊緊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推動科研工作實現新跨越,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緊緊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積極融入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發展中。要進一步整合天津大學的科技資源優勢,拓展與濱海新區合作的途徑、創新合作的模式;要以高水平的公共創新研發(服務)平臺為核心,以專業研發機構及科研創新企業群體為依托,以大型綜合性科研項目為載體,主動、全面地融入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中。
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天津發展的需要,認真做好重大科技項目的培育、組織申報和過程管理工作。要深刻領會企業為科技創新主體的發展要求,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推進產學研合作;要積極發揮校內外專家的作用,做好對各類重大項目的長期規劃和細致的策劃;要開拓科技項目和合作的渠道,尋找新的科技經費增長點,力爭使我??萍冀涃M的增長幅度跟上國家科研經費投入的增長幅度;要創新科研成果的評價、激勵機制,使之更加有利于重大項目和成果的涌現。
加強科研基地的建設和管理。要以提高水平為宗旨,加強國家級基地的組織申報工作熏按照學科建設的需要,有選擇地組織省部級科研基地的申報工作,完善我校創新體系的布局;精心凝煉實驗室研究方向,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活動,充分發揮各類科研基地在學科平臺建設、學科交叉、重大項目組織、科研團隊建設中的載體作用,重點做好現有各類科研基地運行管理機制的規范化建設工作;科研設計單位在注重效益的同時,要做好各方面的規劃,創新體制和機制,確保健康發展;要發揮優勢,加大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工作的支撐、支持力度。
進一步加強科研隊伍和科研學術風氣建設。要不斷擴大科研隊伍的規模,積極探索合同制的科研人員聘用和管理模式,提高科研隊伍的整體實力和水平;要大力加強學校的科研學術風氣建設,進一步嚴肅科學道德,嚴格學術行為規范。
第三、推進“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啟動高水平學科平臺的規劃和建設,促進學科的協調發展
加強對“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立項和管理工作。要積極探索“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項目的運行管理新模式、新機制,認真貫徹我校人才工作會議的要求和部署,有效地將隊伍建設同項目和平臺建設有機地統籌起來,使有限資源的效益達到最大化;要認真做好對“985工程”二期建設項目的校內總結與驗收工作;要認真做好“十一五”“211工程”的項目論證與申報及“985工程”三期建設項目的規劃和論證工作。
組織設計和規劃高水平學科的發展與建設。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的重點學科建設,做好發展規劃,提升實力和水平;要促進不同領域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探索高水平學科平臺建設途徑,提高學科的綜合創新能力,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協作和協調發展及各學科的可持續發展;要推進我校的學科布局與調整工作。
第四、落實人才工作會議的部署,完善人才隊伍建設的工作機制和辦法,提高隊伍建設的水平
按照學科發展的規劃和需要,積極面向海內外公開各個學科崗位的設置情況和需求,進一步加大對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力度。要建立應聘人員資料的外審制度,充分發揮各個學院、各個學科的教授評議會在高端人才引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結合我校的實際,研究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的崗位績效評價體系。要科學評價崗位績效,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要研究實施科學和分類的學術和業績評價體系(包括團隊評價),把師德建設作為隊伍建設和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
進一步細化和落實《天津大學人才強校戰略實施綱要》的內容。要研究制定《天津大學海外杰出學者及高端人才引進計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要研究、建立和組織實施專業技術(教師)和職員(干部)的職業培訓與發展計劃;要進一步完善以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為導向的人才資源配置機制,優化存量、設置增量。
第五、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空間,進一步提升水平,有效支撐教育教學改革、科技合作和隊伍建設
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和科技合作的國際化。要通過積極探索加入知名國際大學聯盟等方式,加強與知名高校和企業的實質性合作;要積極學習和借鑒國際著名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模式,結合學校實際探索推進課程國際化的途徑,不斷拓展科研合作的領域,提高合作水平;要進一步加強我校海外孔子學院的建設,辦出特色,繼續拓展與其他國際知名高校在該項目方面的合作渠道,并以此為載體,加強校際間其它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加快提高我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水平。要通過大力推進“骨干教師出國研修計劃”等項目,提升教師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努力采取“海外招聘”、“海外宣傳周”、加強與有關使領館的聯系等有效措施,進一步擴大學校對海外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要進一步加大引智工作的力度,提高引智的層次和水平,規范外籍教師的聘請及管理辦法。
第六、深化管理機制改革,完善管理體系建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
認真做好管理機制的設計調整。要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發展戰略的研究;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規范管理規章和制度;要設計、建立和推進學術治理結構,加強學術委員會建設,完成學術委員會的換屆和調整工作,制定學術委員會章程,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作用,形成“教授治教”的良好氛圍。
提高各種資源的使用效益。要推進公房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做好辦公用房的調整和房屋信息的管理工作;要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使資產清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要進一步提高設備資產的管理水平和大型儀器的開放共享度,對重點投入購置的設備進行跟蹤調查;要加強易制毒試驗制劑和廢棄物的安全管理;要進一步提高校園信息化水平;要改進服務方式,努力提高圖書、檔案資源的使用效益。
加強產業的規范化建設和發展。要做好第二批經營性資產的清產核資和未改制企業的工作,做好經營性資產的劃轉工作,使資產經營公司盡快步入正常運行軌道;要積極穩妥處理好學校各類產業的遺留問題;要創新思路,推進學校企業、大學科技園及出版社的健康、快速發展,加大對學校事業發展的貢獻。
進一步完善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機制。要發揮各種溝通載體的作用,加強校內各方面的溝通;要進一步推進校、院務公開工作,加強校、院教代會制度建設,提高依法決策、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程度;要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離退休老同志的作用,使其能夠積極為學校的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積極做好校友和基金會的工作。要認真做好對校友的聯絡和服務工作,凝聚廣大校友的力量;要進一步加強基金會機構的建設,充分發揮基金會的作用,加大對“北洋勵學金”等項目的宣傳和推廣力度,為學校的事業發展爭取更多的支持;要深入挖掘學校的歷史和文化資源,進一步凝煉全校上下的核心價值追求。
第七、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提供更加完善的條件支撐
加強后勤服務體系建設。要按專業化、規范化的工作思路,加強后勤服務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結合學校事業發展需要,積極努力推進后勤集團內部的機制、體制改革,為進一步優化后勤保障體系奠定基礎;要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轉變服務觀念、提高服務質量等主題活動,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后勤服務。
認真做好學?;窘ㄔO工作。要做好體育館的基本建設工作,啟動第26教學樓和高科技樓建設項目,做好北五村新增土地和新圖書館的規劃;要做好學生宿舍、教學樓和基礎設施的改造工作,做好校教職工住房貨幣化補貼發放工作,進一步改善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
加強校園安全和校園環境建設。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監控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要進一步強化消防、安全工作,完善應急機制和體系建設,加強監督和檢查;要進一步創新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強化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要建設節約型校園,加強基礎管理,加大宣傳力度;要認真制定學校新增綠化面積的設計、實施方案,做好學校的綠化、美化工作;要加強校園交通的綜合治理,改善交通環境。
第八、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黨建工作創新,保持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促進學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加強思想建設。要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為重點,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要抓住改革開放30周年的重要契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解放思想、干事創業、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將學習與貫徹落實學校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相結合,保證黨代會的各項部署逐步落實。
加強組織建設。要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的方式,探索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實效性;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培訓,不斷提高其綜合工作水平和能力;要加強對黨員的關懷和激勵,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加強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充分調動黨員發揮作用的積極性;要加大黨員教育經費的投入。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要加強對干部的培訓,認真組織做好對全校處級以上黨員干部十七大精神的培訓,探索各種有效的培訓方式,提高干部隊伍的思想理論素質和治校理政能力;要認真做好機關處級領導干部的換屆工作,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辦法;要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作風建設、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為重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要認真貫徹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要求,重點抓好學校懲防體系建設和相關制度的落實,突出教育為先、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多層次、多類型的廉政教育,增強教育培訓的效果;要抓好重要崗位、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拓展從源頭防治腐敗的工作領域,進一步大力推進各領域的“陽光工程”;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