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突出“六個注重”凝聚青年力量

              期次:第1309期       查看:46

              太雷班學員在“我們這十年”成就展作宣講

              天大連續28年獲團中央暑期實踐表彰

              “青馬班”學員開展為老志愿服務




                天津大學始終將加強對共青團員的政治鍛造、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作為重要任務,突出“六個注重”整體思路,即注重加強黨的領導、注重抓實理論學習、注重深化理論宣講、注重分類學習指導、注重統籌協調、注重教育實效,激發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挺膺擔當。
                加強黨的領導 發揮黨建帶團建制度優勢
                天津大學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強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領,以黨建帶團建,做實做細做精面向基層一線的組織發動,引導形成思想共鳴、價值認同、情感聯結。
                校黨委書記楊賢金與2023級新生共同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觀”。校長金東寒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天津大學落地生根”為主題,與青年師生代表交流分享。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受邀在“青年大學習”平臺為全國廣大團員和青年作理論輔導,7千萬青年線上開展學習。學校相關經驗做法多次被團中央簡報采納。
                抓實理論學習 構建“三學三聯動”學習機制
                召開團干部讀書班示范學學校組織思政課教師、團干部編寫專題學習指引4期,組織專題理論輔導4期,全校2萬人次團員青年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學習;將學習資源下沉到支部,做實面向團支部的組織發動。
                組織師生共同研學學校用好全員育人機制,組織班主任、師友導師、團干部深入支部開展學習指導、讀書交流;組織開展“青馬研讀”系列讀書活動,與青年教師共同逐篇研讀基本學習篇目。
                開展黨團支部聯學學校抓住支部這一基本單位,依托師生黨支部互融共建機制,全面推進師生黨支部與團支部結對子。通過聯學聯建,加強學習交流,全校1300余團支部已全部完成黨團支部結對,持續煥發支部活力。
                深化理論宣講 以黨的理論沁潤人心
                學校充分發揮青年骨干示范作用,堅持以講促學,構建“三講三走進”宣講平臺。團干部走進支部講,每名團干部至少聯系2-3個基層學生團支部,至少深入支部開展1次理論宣講,落實團干部“上講臺”工作機制。青馬學員走進基地講,結合學校工科特色,我校建設了11個“青馬工程實踐教育基地”,依托基地組建校院兩級“強國有我”青馬宣講團,累計開展沉浸式理論宣講200余場次,服務校內外千余人次。團員走進社區講,學校深入實施“大學生社區行動計劃”,組織團支部走進社區、中小學、展館等開展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分類學習指導 以重點群體示范帶動全覆蓋
                學校抓好團員和青年骨干這個重點群體,以團支部為基本單位,以本科、研究生不同學段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中的實際為切入點,在“4+1”(4次團組織生活和1次團組織生活會)上落實見效;推動學生以黨團支部、學生社團、學生組織等為單位參與寒暑期社會實踐,以實踐體驗加深認識理解;對于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人員、班委會成員等,依托求實團校抓好培訓。
                團干部做到先學先做,帶頭學習宣講,帶頭走進支部,帶頭深入調研,帶頭服務青年,帶頭深化改革。“青馬班”學員發揮了骨干帶動作用,校院兩級“青馬班”推動實施了讀書會、基地宣講、青年調研、志愿服務“四個一”工程。在團支部層面,入黨申請人學習小組發揮帶動作用,將“青馬”學員宣講員、信息員、排頭兵的作用落在實處。學校還組建了“青年卓越成長營”,帶領學生骨干赴浙江杭州、嘉興等地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在實踐中錘煉自身本領。
                注重統籌協調 有效凝聚育人工作合力
                做好一二課堂協同學校發揮“授課小組制”,將主題團日、支部學習研討等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并計入課程評價,推進團員和青年教育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課程緊密結合,課前收集學生問題,課后組織團支部實踐研討,課上師生同題共答、解疑釋惑。
                加強校內外協同學校用好京津冀紅色文化資源、天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大學“青馬基地”等,開展國情教育、成就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引導團員青年明晰形勢任務、勇擔時代責任。
                推動團學組織協同學校在團學組織廣泛建立團支部,抓實團學骨干,以點帶面,發揮示范作用;依托團學組織開展因地制宜的活動,帶動影響更多青年。
                注重教育實效 激勵青年在實踐中建功立業
                突出實踐育人學校深入開展“熱愛我求學的城市”實踐活動,以天津為縮影增進學生對黨和國家的認識與認同,在“熱愛”中勇擔與天大共成長、與天津共奮斗、與祖國共發展、與時代共進步的青年使命。學校圍繞建功“十項行動”深入開展“新時代·實踐行”,數十支實踐隊在京津冀開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實踐活動,5個團隊獲得標兵稱號;依托“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組織團員青年在走進社區、服務群眾中提升社會化能力;精心設計暑期社會實踐,學校連續7年獲評“全國優秀實踐大學”(全國僅10所),連續28年獲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
                突出科創育人學校推動學生參與科創實踐,投身創新創業,著力提高創新創業意識,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2023年,學校孵育了一批優質項目,天大在全國“挑戰杯”創新競賽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捧得優勝杯;在全國“挑戰杯”創業競賽中,獲4項金獎,金獎數位居全國第二,創歷史最好成績;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上斬獲23金;在首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
                突出志愿服務學校發揮志愿服務重點項目品牌牽引作用,開展首屆志愿服務工作交流月系列活動,實施10項年度重點項目,組織5000余人次志愿者投身重大賽事志愿服務,彰顯天津青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學校以承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為契機,引導團員和青年樹立科技強國、科創報國的志向。在“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公益創業賽”中,我校獲全國金獎1項、銀獎1項,2人獲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
                突出服務青年與改革創新學校形成“1+2+1”系列工作成果,切實為青年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化共青團改革創新。圍繞共青團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學校完成實踐育人、美育教育實踐等一系列調研報告;形成“我為青年辦實事”與團組織改革創新兩項工作清單,完成服務青年工作65項、結合院級團組織特點開展改革創新工作探索20余項;將工作成效體現在完善黨建帶團建的具體機制、著力提升推優入黨質量等長效機制上,并形成一系列工作案例。
                未來,學校將持續加強對共青團員的政治鍛造,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黨的光輝旗幟指引青年,用黨的優良作風塑造青年,動員引領廣大團員和青年奮力投身中國式現代化主戰場,用心用情用力服務青年高質量發展,為黨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肖團/文圖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