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背后是初心始終
期次:第1302期
查看:67
“院士”的頭銜,無疑是對一個人學問做到極致的肯定。院士也是人們眼中功成名就、令人高山仰止的人。面對一個“成功者”,人們總是想要探尋成功背后的“秘密”,而這些“秘密”當事人又大多覺得是“自然而然”的。
葉聲華院士,看起來最平易近人,交談起來也是溫和謙遜,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個最普通不過的長者。然而,3年的采集工作,從葉院士不多的話語中,更多的是通過對“別人”的訪談及從大量的檔案資料的采集中,我們試圖去找尋他成功的“秘密”。
是的,透過將近40萬字的訪談實錄,透過浩如煙海的資料收集,透過一張張從黑白到彩色的照片,我們好像發現了這個“秘密”,那就是“初心始終”。
這個初心,是學以致用、報效國家的少年理想。出生在教師之家,青少年時期又飽經戰亂,這讓少年的葉聲華心中早早就種下了了“學以致用”“報效國家”的種子。10多年的求學生涯,他不是最聰明、成績最拔尖兒的那個,但卻是始終勤奮、堅持不懈的那個。少年種下的種子,終成參天大樹。
這個初心,是“實事求是”“矢志創新”的科研追求。做有用的科研、做新的科研,是葉先生始終堅持的科研信條。這讓他在做出氦氖激光器后,果斷將科研方向轉到激光在測量中的應用上,并不斷深入。他的研究課題,都來自于實際的工業生產,最終也是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他的眼光是獨到的、超前的,而具備這種眼光在于他對實際工業生產發展趨勢及世界先進制造業的長期關注帶來的敏銳嗅覺。
這個初心,是授人以漁、因材施教的為師之道。葉老師常說,自己的學生都是“志愿軍”,大多都是主動來找他求學的。從學生們的講述中得知,給予學生最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最好的平臺和條件、最真切的關心和愛護,最大限度的包容和尊重,是葉老師對他們成長的最強大的保障,也是他們在科研之路上不斷攀登的動力之源。
這個初心,是顧全大局、共同發展的大師風范。葉先生總說自己一直唱的就是“團結”的調子。的確,他關注的絕不僅僅是自己一個團隊甚至天津大學儀器學科的發展,而是國內整個儀器學科的共同發展。為此,他從不吝幫助兄弟院校的儀器學科發展,從不吝提攜后學。但凡是有利于學科發展的事,他都樂于出力,他的大師風范是儀器學科抱團發展的精神感召,像一面旗幟一樣引領大家共同奮斗。
3年的采集工作,這是我們試圖去尋找的“秘密”。而隨著采集工作的深入,再回首來看我們接觸過的老科學家們,就不難發現,這些“秘密”很多都是共通的:“家國情懷”“實事求是”“矢志創新”……我們想,這不僅是這些老科學家們學術成功的秘密,更是我們這個民族能實現偉大復興的“秘密”。
注:本文為“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葉聲華項目采集手記
本版照片提供:葉聲華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