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鑄就校史育人文化高地——追溯天大校史館13年發展歷程

              期次:第1302期       查看:84

              學生參觀校史館




                天津大學校史博物館于2010年4月開館。13年來,校史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學?!叭逵比瞬排囵B綜合改革方案,積極開展校史育人工作,成為天大文化育人的重要陣地、傳承天大精神的重要基地和弘揚天大品格的重要窗口。
                堅持科學定位 注重價值引領
                學校黨委全面把關,高水平定位校史館建設。建館之初,學校成立了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擔任組長的天津大學校史博物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并聘請了馮驥才先生擔任建設顧問,多位校史研究專家參與布展大綱撰寫。高規格、專業化的團隊保證了校史館的高水準建設。校史館在校史展覽中運用大量的歷史照片、檔案史料、實物、場景復原、藝術作品等多種展陳方式,將濃厚的歷史氛圍和現代科技手段融為一體,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的辦學歷史、精神文化傳承及對國家、民族的貢獻。
                開館以來,校史館得到了參觀者的交口稱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科摩羅總統阿扎利等10余位國家領導人及外國領導人蒞臨參觀。
                整合育人資源 健全育人體系
                校史館在天大校史展陳的基礎上增設了張太雷紀念室和校史專題展室,形成了展覽矩陣。
                2011年6月,革命先驅張太雷烈士紀念室在校史館內重新布展開館。2021年,宣傳部、馬院、檔案館、校團委等單位聯合對紀念室整體布局和展陳內容進行了全面提升。適逢建黨百年,紀念室以全新的面貌呈現于師生,成為我校開展“四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校史館內設專題展室,不定期舉辦校史專題展覽。截至2022年,專題展室已舉辦天津大學科技工作成果展、吳詠詩生平展、史紹熙生平展、楊恩澤教授生平展及慶祝建黨百年專題展等主題展覽12場次,進一步補充和健全了校史展陳內容。
                校史編研部門以“研”促展,加強校史檔案的征集和編研力度,不斷挖掘史料以增強展陳支撐。校史館持續面向校友征集校史檔案資料,征集到大量的歷史照片、教材、手稿、學習生活用品等;相繼出版了《北洋鉤沉》《我的天大日記》《北洋大學著名校長工程教育思想文獻選編》等編研成果,為校史育人奠定了基礎。
                雙軌協同并進 增強育人成效
                校史館堅持服務學校中心工作,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和參觀接待機制,制定了《校史博物館團體參觀管理規定》《校史館參觀管理辦法》《校史館義務講解員選拔培訓考核制度》等規章,實行周末開放日、團隊預約時間覆蓋全年、“一團一策”接待等舉措,大大提高了參觀者的收獲感。開館迄今,校史館已接待了校內師生、各界校友及考察調研、合作交流等團體7000多個、近30萬人次。
                校史館堅持“學生講校史”,迄今已有800多名學生參與了校史講解活動。校史館建立了完善的講解員培養、晉級和獎勵機制,并定期組織講解培訓、校史講座、辦學足跡參訪等社團活動,促進講解員全面發展。2010年的首批講解員中,劉艷麗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劉秀云畢業后進入劍橋大學深造,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 35人”亞太區入選者,現為天津大學教授;2022-2023學年,獲省部級以上等競賽獎勵的校史講解員有16人,獲獎比例為75%;校史講解隊隊長、2023屆畢業生董佳俊被評為優秀畢業生、優異生并保送研究生。
                線上線下融合 拓展育人深度
                校史館積極參與和協助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校園文化提升建設,精心策劃和選取反映天大特色、展示天大精神的史料,豐富校園文化;參與完成了求是餐廳、第九教學樓公共空間、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校區、圖書館“七星燈火”閱覽室、機械學院史紹熙院士展覽等校園文化項目。
                校史館聯合宣傳部推出了網絡校史館、網絡直播等新式校史參觀方式,2015年完成了網上校史館建設;2021年推出了VR全景校史館;疫情期間,組織了校史館參觀直播,校史館直播“云支教”甘肅宕昌、新疆布爾津縣“夢想教室”等活動,累計觀看3500人次,拓展了校史育人范圍。
                2017年4月,“天津大學檔案館”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推送各類校史文章,進一步活化了檔案、豐富了育人資源。截至2022年底,該公眾號累計推送文章63篇,閱讀量超1000人次文章有32篇,閱讀量超1萬人次文章有3篇。推文《一位父親 一封家書一生革命路》榮獲第三屆“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二等獎。
                檔宣/文 曹海燕/圖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