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天大醫科有多少種“新”的可能?

              期次:第1299期    作者:□本報通訊員 董玥欣   查看:91

              新醫科實驗班2022年開學典禮

              神經工程團隊自主研發的“神工-神甲”




                2022年10月,在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一枚小小的被命名為“腦語者”芯片躺在展柜里。這枚世界首款腦-機接口編解碼芯片,突破了傳統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信號采集處理的諸多瓶頸,有望引領我國腦科學和類腦智能研究變道超車。而這,正是天津大學在醫工交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
                從2017年到2022年,從十九大到二十大,天大醫學學科揚帆起航、蓬勃發展:全國第一個智能醫學本科專業,全國第一個救援醫學交叉學科,天大建校120余年來第一批臨床醫學生、第一批醫學學位博士,世界第一款腦機接口編解碼芯片,第一款神經調控式機械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國產第一套急救轉運型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折射的是天大醫科青春奮斗的生動圖景。
                走醫工交叉發展之路
                近年來,開展醫學教育已成為一流大學的共識。然而,像天津大學這樣一所以工科見長的綜合性大學,建設什么樣的醫科?如何建設?是在醫學部籌建之初“天大人”最需要思考的兩個問題。
                走醫工交叉的特色發展之路!
                現代醫學發展中,工程科學不僅有力推動了基礎醫學的進步,而且彌補了由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轉化的最重要的學科支點;臨床醫學更是越來越依賴工程科學的支撐優勢,臨床醫學中的新問題、新需求又極大促進了工程科學本身的發展。醫學科學與工程科學的交叉融合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大醫學部主任顧曉松看來,在我國,由于醫學教育和工學教育分屬不同的門類,始終處于兩條平行的軌道上,很難產生真正的交叉,新興學科研究一直是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鏈條的薄弱環節。因此,誰能夠最快在醫工結合中打破學科壁壘,誰就有可能搶占醫學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在醫學學科領域取得重大發展。
                年輕的醫學部在傳統醫學的基礎上,確立了建設以醫學與工學教育結合為核心的“新醫科”思路。2018年,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全國首個智能醫學工程專業,以不同的學科背景和不同的大學文化,共同致力為行業持續培養復合型高層次醫學領軍人才,繪制出了一幅醫學與智能的交叉融合、轉化創新的未來圖譜。
                2022年,全國百余醫科專家學者在第三屆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年會上共同討論并發布了《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建設共識(“天大共識”)》,將推動醫學高等教育向“新醫科”+“新工科”融合的方向發展寫入其中。
                梧桐吸得鳳凰來
                不斷吸納最富有理想、最充滿斗志的新生力量,是醫學部永葆青春的根源。
                學部5年來匯聚了一大批海內外優秀學者和資深醫學專家,這群青年的個人抱負構筑成旺盛的生命力,讓醫學部更加年輕而充滿希望。2021年春節前夕,兩位研究生通過自主研制的“哪吒”多腦協控智臂系統,用腦電波共同操控寫“?!弊值囊曨l在社交媒體刷屏。這套系統的主要設計者是醫學工程與轉化研究院副院長許敏鵬,他33歲成為國家優青基金獲得者,34歲獲得第二屆“強國青年科學家”。
                2019年初,Cherie正在美國猶他大學開展博士后工作,遠在大洋彼岸的她看到了天大醫學部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的邀請?!疤齑筢t學部醫工結合的特色像強磁場一樣吸引了我,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我相信在這樣一個廣闊的交叉平臺會找到更明確的定位?!?021年,Cherie與團隊憑借參賽項目“核酸即時檢測技術”斬獲首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并成功與意向企業簽約。2022年,Cherie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優秀青年學者研究基金資助。
                “求仁求是 救人救世”
                2022年校慶前夕,天津大學人體生命科學館正式開館。作為醫學部建設的醫學教學實踐基地,這個天大首個以人體解剖標本為主要內容的展館旨在搭建醫學健康教育公共平臺,帶領師生以醫學的視角感悟生命、理解生命。
                天大醫學教育在課堂上和學習生活中努力培養醫學生以人類生命健康為己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基本素養,將專業教育與生命教育融會貫通,將思政教育之‘鹽’融入醫學課程之‘水’。
                2022年清明節,天大醫學部和瑞恒書院的50余名醫學生懷著對逝者的感恩與敬意,向“無語良師”敬獻白花,莊重默哀。
                “這次活動帶給我不同以往的心靈震撼?!?019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吳城箭感慨道,“‘無語良師’教會我對生命的感恩和禮贊,‘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將會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br>  5年來,醫學部強化醫學生人文素養,淬煉醫德、提升醫術,多維度帶動學生汲取精神營養,堅守醫者初心。在今天醫學部主樓的報告廳,懸掛著馮驥才先生親自題寫的“求仁求是,救人救世”的醫學部八字精神內核。
                醫學部成長的故事是天大醫科為守護人民生命健康而奮斗的一個個掠影。在學部的發展日志上,每一頁都濃墨書寫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