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矢志報國 春風桃李 襟懷遼闊 求索不息
——追憶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創院院長劉豹先生
期次:第1298期
查看:162

劉豹先生

劉豹先生(右)與父親劉海粟先生

劉豹先生
劉豹先生是自動控制和系統工程專家、教育家,我國該領域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他曾任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創院院長,為國家自動化事業、系統工程事業和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23年是劉豹先生誕辰100周年,“天大人”不斷傳承和發揚先生的精神品格,銘記先賢教誨,共揚校譽于無窮。
忠心報國 上下求索
“祖國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責任?!眲⒈壬簧种@樣的信念。
劉豹先生的父親劉海粟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畫家、美術家、藝術大師。劉海粟先生早年留學法國,回國后在上海創辦了上海藝術??茖W校,為國家藝術教育事業創立了第一所美術??茖W校;他在八九十歲時還時常上黃山寫生,成為藝術界的美談。劉海粟先生在晚年表達了把作品捐獻給國家的意愿。劉海粟先生非常愛國,他與蔡元培、徐志摩、傅雷等教育文化界人士交往密切,他們都奔走于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努力的道路上。
青少年時代的劉豹先生既耳聞目睹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惡行,又受到了前輩們愛國熱情的影響,所以他從小立志要為祖國的振興而奮斗。1946年,劉豹先生從重慶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后進入北洋大學機械工程系任助教。他在切身體會到教育和科技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后,決定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深造,正式開始了對自動控制原理的研究。正當他準備攻讀博士學位時,新中國成立了。劉豹先生毅然放棄了美國優越的條件和難得的機遇,于1950年2月懷著建設祖國的滿腔激情踏上了新中國的土地,同年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連海軍學校任教。
1954年,劉豹先生應邀轉到天津大學任教,把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我國的自動化教育事業。同年,他出版了中國第一本自動控制專著《自動控制原理》,為化工機械專業開設了國內第一門化工自動化類新課“化工自動檢測與自動控制”。1956年,劉豹先生為精密儀器系開設了“自動控制原理”課程,創辦了全國首個自動化儀表類專業——化工儀表與自動化專業,培養了數百名本科生,該專業教學水平曾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
在特殊年代,劉豹先生每天晚上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閱讀大量專業文獻上,以便了解學科的發展動態。本著愛國奉獻的原則,他淡然地對待坎坷,堅信暴風驟雨終究會過去,助力提高國家的科學教育水平是為人師者的責任和義務。
劉豹先生于1956年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于1977年參加了第一機械工業部和教育部的科學發展規劃工作,還參加了全國科學技術規劃會議。1978年,他受邀參加全國科學大會,與錢學森、關肇直、陳挺等6位科學家提出書面建議,呼吁成立專門機構開展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研究。劉豹先生與同仁共同起草的自動化發展草案經修改后成為國家1980-2000年自動化學科發展規劃。
1978年7月至1984年9月,劉豹先生擔任天津大學自動化系主任。1978年,教育部批準天津大學等5所高校成立首批系統工程研究所,天津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正式獨立為系級單位,專門從事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劉豹先生任系統工程研究所創始所長,創建了系統工程學科。他不斷適應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意識到系統工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克服困難帶領一批自動化和自動控制領域的學者,投入到了建立系統工程研究所的各項工作中。盡管當時的研究工作受到各方面條件限制,信息相對閉塞,但劉豹先生帶領學者們堅持敏銳地跟蹤著世界發展的前沿信息。
在劉豹先生的帶領下,系統工程研究所分別于1978年、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國家首批碩士點和首批博士點,招收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又于1984年正式招收系統工程專業本科生。1988年,天津大學系統工程學科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全國僅有2個)。
從1978年到1999年離休,劉豹先生又勤奮工作了20多年,這是他一生當中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時期,他的學術研究方向從自動控制轉向系統工程領域,完成了一次跨越式的開拓。
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系統工程研究所是天津大學經管學部博士碩士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水平科研成果、高質量學科建設的溯源地。劉豹先生身兼多職,他在處理繁忙的行政事務的同時,積極探索系統工程的發展方向,籌劃研究所的建設,指導和推動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劉豹先生帶領系統工程研究所逐步明確了研究方向,即主要偏向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學科,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能源、教育、交通、環境等社會經濟系統進行建模、分析、優化、預測等研究。
1982年以來,系統工程研究所先后在宏觀經濟、能源、教育、科技、交通、金融、信息管理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標志性成果,取得了突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多項,奠定了系統工程研究所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學術地位。
劉豹先生利用自己在國外的影響力和精通英語的優勢,大力爭取國際合作,創造了多種條件選送教師出國進修,積極與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等有關院校和團體建立聯系,多次主辦、承辦國內高水平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學成回國的7位教師陸續開設了新的研究生課程,開辟了新的科研方向,發揮了骨干作用。
研究所教師達成了共識:出國進修只是為了開闊眼界,目的是要回來為祖國建設獻計獻力。研究所與國家科委、國家計委、教育部和市級單位密切合作,參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重大會議,努力創造開展教學、科研的條件和實踐機會,為教師提供充分施展才干的用武之地。為了助力我國能源規劃工作,劉豹先生積極推動和組織“能源規劃培訓班”工作,在天津大學建立了“天津能源規劃培訓中心”,培養人才百余人。
劉豹先生積極推動用系統工程的方法進行能源經濟的規劃和預測。他多次向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議,推動天津市建立全市經濟的投入產出表,以便于天津市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分析研究經濟現象。早在1982年,劉豹先生就組織力量用系統工程方法分析提出了天津市2000年工農業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可行方案,用現代科學成果助力國民經濟建設。
身體力行 教化學生
劉豹先生帶領團隊為國家培養了近千名碩士生和數以百計的博士生。他親自指導培養了80余名碩士生和30余名博士生,其中有4位已經成為院士,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鐘登華、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關凌等杰出人才。他的學生多在各部委、科研單位或大型企業、公司中擔任領導職務或成為科技骨干,也有人在國外擔任教授或副教授,在我國發展系統工程科學、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先生的嚴不是口頭上的,而是身體力行的。他不停地研究,我們必須不停地學習才能跟上。行動的影響力是最大的,遠比你說什么要深刻得多?!钡茏觽冋f。教育只有落實到每個細節和步驟上,才算是言傳身教。劉豹先生總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著周圍的人。精益求精,是劉豹先生的做事準則。
如果說“嚴”是劉豹先生的做事態度,那么“親”則是他待人接物的人文情懷。面對重要的國際會議,他鼓勵學生主動與學者交談;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他主動為學生提供住所;面對前來提問的學生,他總是面帶笑容、輕聲細語、諄諄善誘、耐心講解……他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給他的學生、獻給他的祖國。
劉豹先生的弟子張彤曾撰文回憶先生是如何看待大學生“留學熱”的。劉豹先生回答:“有些事你們這一代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年輕的時候,咱們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都被人看不起,那心里真不是滋味。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這些在海外的留學生大部分都回到了祖國,就是一心為了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所以,科學雖然沒有國界,而人卻是有國界的,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是連在一起的,青年人應該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自己的祖國。”
劉豹先生家中懸掛著2幅字畫。其中一幅《宇宙大觀園》出自其父劉海粟先生之手,表明治學要做到“宇宙大觀”,既要有高度,又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另一幅字畫是《寵辱不驚 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這正是他這一生的生動寫照?!皩櫋?,作為科學巨匠,他潛心科研,不斷創造科學價值;“辱”,特殊時期的壓力并沒有阻擋他前進的腳步,他的治學仍在繼續,研究不斷推進?!皭蹏瞰I”4個字已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
2002年,學生們送給劉豹先生一塊匾作為80壽誕的壽禮,匾上雕刻著“高山仰止”4個大字,表達了學生們對他的景仰之情。劉豹先生始終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用一生踐行了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勵志報國的“家國情懷”。
2018年10月24日,天津大學恢復管理教育40周年之際,劉豹先生塑像落成揭幕。塑像一直佇立于經管學部大廳,提醒后輩緬懷銘記劉豹先生卓越的貢獻,繼承發揚先生“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和胸懷家國的處世態度,傳承發展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針,激勵全體師生不懈奮斗。宇文慧 陳瑾鈺/文 關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