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大求賢若饑全球延攬高才
期次:第953期
查看:663
天津大學今年出臺了《人才強校戰略實施綱要》之后,校長龔克在接受《城市快報》記者專訪時,意味深長地講:“都說求賢若渴,我現在是求賢若‘饑'?。”取剩н€要緊迫。"記者:天大將從何時開始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高級崗位?由海外專家為天大選才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龔克:不僅是各院的院長,天大所有高級崗位的需求計劃都將在今年公布,其中重點是管理學科。天大選拔人才,為什么要海外專家參與評價,并不是說海外專家一定比國內的專家水平高,而是因為海外專家可以擴大同行的評價范圍,避開國內的一些利害沖突。我們組建海外專家團隊,就是要利用天大在海外的客座教授、名譽教授等資源,充分發揮這些知名專家的作用。
記者:對于天大提出的“創新團隊"培育計劃,您有何考慮?
龔克:天大在未來的發展中,不僅鼓勵個人發展,還將十分重視團隊的建設,要在科研上組建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在教學上也組建教學團隊;由學校設立專項資金,對教學、科研不同類型,不同目標的團隊進行培育的評價等,設立團隊首席教授,給予其一定的資源配置權;建立資助團隊學術表現、業務成就、資源使用情況的公示制度,對各項措施和投入進行績效評價,提高所資助人員或團隊的資源使用效益。目前,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在能源和環境、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土木工程及生命科學等領域建立這樣的團隊。我們還希望這些團隊能夠加強和兄弟院校及濱海新區團隊的合作。
記者:對于人才,您認為應該如何評價他的工作?
龔克:對一個人怎么評價的問題也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F在,大家都用SCI、是否得了一個什么獎、爭取了多少科研經費等來評價一個人,但目前我還不太認同這樣的評價。我希望給人才一個安心做科研的環境,但同時他必須是有競爭力的。我希望在不得不量化的現有評價體制中尋找到一條新的人才評價途徑,比如:強調分類評價,即對于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進行不同標準的評價,甚至對于同一學科的不同門類也進行不同標準的評價,或者進行團隊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