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欲構筑人才高地必先利制度

              期次:第953期       查看:730




                今年1月,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學校未來5年內將“在重要學科領域和方向延攬和培養若干名在國際上有較強學術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才”。
              人才的環境最為關鍵
                除延攬和培養若干名領軍人才外,龔校長說,天大人才強校戰略工作還有兩項同樣重要的任務:一是在教師隊伍中培養100名左右活躍在國家重大創新領域和國際學術前沿的德才兼備的學科帶頭人;二是建設300人左右組成的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骨干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科研的中堅力量。
                在介紹引進、培養人才的目標之前,龔校長首先表達了他對人才環境的關注。
                作為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天大至今已有113年歷史了。龔校長認為,天大有很好的傳統,有自己的辦學特色。但隨著高校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天大也要更上一個臺階,其關鍵是隊伍建設。而隊伍建設要上臺階,關鍵是體制機制要突破?!芭c其說缺乏一流人才,不如說缺乏培養、用好一流人才的環境,是體制機制的問題?!饼徯iL說。因此學校提出三點:一是以培養創新人才工作為主線;二是高素質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是建立天大特色的大學文化和學術生態。
              3億元培養、吸引、用好人才
                天大材料學院教授李亞利于2005年從英國劍橋大學回國后加入到天大。作為引進人才,當時他獲得了3年320萬元的經費,這是當時天大最高的科研經費。李亞利透露說,其實當時他到天大并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感覺到天大學術氛圍很好并受到了校方重視。“當然經費解決了我的‘錢顧之憂’”,他開玩笑地說。之后一年,李亞利帶領的團隊建立了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像李亞利這樣的杰出人才,天大在過去幾年也引進了一些,未來幾年還要更多引進。天大的人才計劃中包括“北洋學者”計劃、教師培訓與職業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培育計劃等,而對于這一套人才計劃的實施,天大打算拿出3億元的經費。龔校長說,不排除用500萬元引進像李亞利那樣的頂尖人才。但目前學校已首先確定將資金用在“教師培訓與職業發展計劃”中。
                龔校長說,對于人才,其中的關鍵詞是“培養、吸引、用好”。“吸引是指內外都包括,不僅指對外吸引人才來天大,能不能留住也是吸引?!饼徯iL認為,引進的人才需要學校為他們提供一定的特殊條件,但原來校內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成長也需要學校特殊政策的保障,而且對于不同的學科,學校也會區別對待。
                這一套人才政策的形成也正是天大體制機制改革的目標?!斑@是我們最重要的也是第一目標,如果搞不好,即使用重金引進人才,也不能長期用好他們。或者由于環境不好,根本吸引不了人才,更不用說培養人才了。”龔校長說。
              評價人才的標準多樣化
                李亞利談到了一個細節:他到天大近兩年里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考核。天大在人才強校戰略中也提到:除了進行人才選拔和人才資源配置機制的改革外,學校還要重點完善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的評價激勵機制。
                龔校長坦言,評價一個人才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困難的。他介紹,學校目前確定了用兩種形式、兩套體系對人才進行評價:一是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學科進行分類評價;二是嘗試通過團隊來評價,例如對重點實驗室的評價等。
                對于人才是否進行量化評價,龔校長表示:最希望看到像李亞利那樣,有了經費后就安心作研究,學校不給他發表論文、申請課題等考核的壓力。但目前學校還不能完全做到,學校對人才的評價是有一定量化要求的,比如在國家的科研計劃、企業需求的科技項目中,學校要求科研團隊要有足夠的實力承擔更多的項目,爭取更多的科研經費。
                “如何在不得不量化又不能完全量化中找到一條人才評價之路”,龔校長強調這正是學校努力破解的難題。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