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短波
期次:第1291期
查看:76
貴陽學院黨委書記呂保平一行來訪我校
4月23日,貴陽學院黨委書記呂保平一行來訪我校,副校長李燦及該校相關部處負責人陪同。我校黨委書記楊賢金會見來賓,副校長王天友主持座談會。雙方就干部選派、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工作進行了深入研討。呂保平一行拜訪了姚建銓院士,并參觀了校史所、精儀學院等地,雙方相關部處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何作)
10名導師獲評天津市優秀青年研究生指導教師
“天津市優秀青年研究生指導教師”評選結果日前揭曉,我校仇巍、胡明列、范曉彬、宋照亮、高宇、何春年、劉偉華、童銀棟、吳奕飛、趙高峰10位老師榮獲“天津市優秀青年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顧麗娜)
我校部署 2023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作
4月26日,我校2023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署動員會在科學圖書館召開。校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胡文平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對學?!笆濉币詠韲抑攸c研發計劃組織工作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并對做好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要求。各學院(部)負責人、學術帶頭人、國家級基地平臺負責人及相關老師參會,分別介紹了各自未來研究項目布局及工作安排。(付麗莉 呂超)
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工作會議舉辦
4月27日,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以視頻方式舉辦了工作會議,中國卓越大學聯盟成員,澳門大學,泰國瑪希隆大學、朱拉隆功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印度尼西亞泗水理工學院等7國24所聯盟高校參加。我校副校長鞏金龍出席會議并致辭,國際處相關同志陪同出席。會議投票表決確認了香港理工大學、緬甸仰光大學正式加入聯盟,馬來西亞彭亨大學由觀察員轉為聯盟正式成員。(韓伯暉)
分子+研究院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日前,分子+研究院史艷梅副教授和理學院張兵教授研究了雜原子摻雜的碳材料在電催化析氫反應中的結構演化過程。該工作不僅揭示了雜原子摻雜的碳材料在電催化析氫反應中的結構演化和活性位點,同時也激發研究者重新考慮摻雜碳材料在催化其他電化學反應時可能存在的結構轉化過程,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風言)
我校在合成氨領域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我校分子+研究院于一夫教授和理學院張兵教授課題組致力于綠氨溫和制備研究,成功打破電催化劑單向轉化的傳統認知,提出了三步接力催化機制,并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合成氨催化劑的專利體系,設計與合成了新型催化劑,實現了氨的高效、綠色制備。該研究相關論文4月20日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催化》上。
天大與文津書院合作建立新型文化教育基地
4月28日,我校大學文化與校史研究所和天津市文津書院于“北洋大學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上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互建文化教育基地,攜手培養青年學生文化實踐能力,為發掘天津歷史文化底蘊、展現天津城市文化形象作出新的貢獻。(焦德芳 張世軼)
“天大故事”講壇開講
4月19日,由教務處聯合遠教學院開展的天大第35期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暨遠教學院“天大故事”講壇第一講在遠教大樓報告廳開講。該講座由國家級教學名師、天津大學材料學院趙乃勤教授主講。我校本年度新上崗教師及遠教學院教工黨支部委員等參加。(李肖敏)
微生物藝術品驚艷校園
日前,天大團委和化工學院聯合舉辦了天津市“徠科杯”第一屆微生物藝術創作大賽,天大、河北工大等高校學生積極參與,收到76份作品。大賽評出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5項?;W院微生物學實驗課以培養皿為畫布,以微生物為顏料進行創作,創作出獨具特色的微生物繪畫作品,登上了“人民網”、央視新聞、“光明網”等主流媒體,受到一致好評。(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