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天大智慧擔時代使命——世界校友代表大會5個論壇側記
期次:第1289期
查看:128
4月22日下午,第十二屆世界校友大會集中舉辦了科技論壇、文化論壇、傳播論壇、教育論壇等系列活動。天大校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共話未來,勇擔使命。
把握新趨勢 催生新動能
傳播論壇圍繞“變革中的智能傳播”主題,邀請資深學者和業界嘉賓,共同探索新媒體時代依托智能科技進行傳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形態。
“千年之城,城市形象是否一成不變?”論壇上,我校新媒體學院院長陸小華教授作了“大格局中品牌形象構建與智能競爭力塑造”主題報告。他首先闡釋了城市文明的重要價值———現代城市是人類文明創造成果的獨特載體,是助力人類創新創造的孵化器和發動機,是財富、資源、信息、人才的匯聚平臺,是信息、機會、觀點、服務的交換樞紐,是能力、實力、活力、魅力的放大器。
在陸小華看來,價值觀傳播最有穿透力。陸小華結合大量新聞熱點和案例數據,闡述了自己對于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和理解,鼓勵現場聽眾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在城市形象塑造、價值提煉中善于展現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助力加快構建中國話語敘事體系。
常州校友會會長、《中國剪報》社原社長王榮泰等嘉賓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情誼結深厚 文化共傳承
在“天津大學與常州的不解之緣”主題文化論壇上,校黨委副書記雷鳴代表學校向常州市贈送了馮驥才先生“盛宣懷故居”題匾手跡原稿。天大新任宣懷學院院長劉毅和常州市鐘樓區組織部部長鄒源共同為“天津大學宣懷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揭牌。盛宣懷家族代表、原蘇州科技大學教授盛承懋出席了活動,并向宣懷學院贈送其多年來撰寫的部分盛宣懷研究書籍。
論壇上,人文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呂靜作了“盛宣懷創辦北洋大學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貢獻”的主題演講。盛宣懷開啟了中國高等教育之先河,樹立了“興學強國”的大學使命、“實事求是”的辦學思想、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世界一流的辦學模式和繼承創新的文化特色。我校檔案館館長韓寶志作了“張太雷與天津大學紅色文化”的主題報告,他全面介紹了張太雷光輝燦爛的一生及天大堅持44年開展太雷精神研究和宣傳教育活動取得的豐碩成果。常州市政協文史委主任陳滿林以“從天津大學里5尊雕像談常州人文性格特征”為題,梳理了常州人誠實守信重操守、詩書傳家有涵養、務實創新敢擔當和包容開放的人文特征。
聚建筑智慧 議綠色發展
大會科技論壇(建筑論壇)邀請了眾多建筑師、專家學者在跨學科和跨文化語境下交流中國建筑文化學術體系的相關內容、價值及在當代中國建筑創作中的文化思考。從天大走出的3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崔愷、周愷、李興鋼聚首論壇,共同探討中國式現代建筑理念。
崔愷以探索綠色建筑新美學為題,分享了對綠色建筑、綠色設計的探索,即如何實現建筑從“消耗型”到“節能型”“低碳型”的轉變。他還提出,本土設計應以節儉為策略,以常識為基點,以適宜技術為手段,創造生態友好型的人居環境和綠色建筑新美學。周愷徐徐講述了他設計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天津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天津大學福州校區教學樓等母校建筑的心路歷程與拳拳之心,分享了他對新時代校園規劃設計的思考與實踐。李興鋼與校友們分享了關于“建筑與環境交互設計理論方法研究與實踐”。他提出,中國建筑師要致力于探究和揭示建筑與環境交互的科學規律和設計方法,推動建立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建筑設計理論。
抓搶新機遇 展現天大擔當
在科技論壇(新能源論壇)上,我校副校長王天友作了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王成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鄒志剛校友,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公司董事長鄭柏存校友,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公司董事長張華農校友分別作了報告。
王天友作了“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學校的科技工作方針和代表性成果。他還重點介紹了天開高教科創園,希望天大海內外校友繼續支持母校科技事業發展,支持天津創新創業工作。王成山從電力系統在“雙碳”目標下的使命擔當談起,闡釋了發展配電系統的重大意義及面臨的新變化,并提出了新型配電系統急需探索的 10個技術問題。鄒志剛介紹了國內新能源市場尤其是氫能源的研究現狀及熱點及發展氫能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和難題,并和大家分享了人生成長感悟。鄭柏存系統介紹了鋰電產業的現狀和未來,闡釋了鋰電材料及工藝裝備的發展趨勢等,同時表達了對母校如何在鋰電產業發力的思考。張華農介紹了氫能產業發展的背景、氫儲運技術路線、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及氫能廣泛應用前景等,重點介紹了校友企業在電池、產業鏈布局、商業化運營等方面推動行業發展所作的工作。
建設新工科 共育新人才
在“新工科·新教育·新未來”主題教育論壇上,集美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清彪作為天津大學校友代表發言。李清彪表示,天津大學使他真正地明白了“愛”的含義,自己從業后一直將此種精神傳遞。
學校未來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原續波作了“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研究與實踐”的主題報告。天津大學作為全國新工科建設工作組組長單位,提出了新工科建設行動路線,構建了產學-校企融合、多學科交叉融合、國內-國際培養融合、教-研-學融合的開放式、國際化新工科人才培養平臺。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校長曹新躍帶來了主題為“在課程選擇參與中發現潛能、發展特長”的報告。曹新躍介紹了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拔尖創新人才“選才-育才-成才-用才”的培養體系和育人成效。天大四川校友會執行會長、中自環保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啟章帶來了主題報告“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人才培養探索”。陳啟章希望與天津大學等高?;蚩蒲性核訌姾献?,進一步推進科研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
焦德芳 趙暉 劉曉艷 劉延俊李星竹 趙宇辰 方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