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枝春滿 8萬人共赴海棠之約—— 2023“天大·海棠季”活動側記
期次:第1288期
查看:89

2023“天大·海棠季”豐富多彩活動
花枝春滿,歲和景新。4月2日,2023“天大·海棠季”以“繁花與共”為年度主題,精心設計了“讀懂·興學強國”“感受·創新脈搏”“傳承·優秀文化”“邂逅·北洋之春”4條主題線路,邀請師生、家長、校友和社會各界共赴海棠之約,感受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的學府氛圍。
讀懂“興學強國”
開放日當天,到校史博物館參觀的游人絡繹不絕,總參觀量達3500人。游人實地觀看一張張老照片和一件件展品,探尋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文脈,讀懂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的初心使命。游人們饒有興致地參加“校史尋蹤”打卡活動,努力尋找天津大學“興學強國”的歷史印證。在“定格北洋”環節,大家紛紛把在校史博物館拍攝的展品沖洗打印留作紀念。
當日上午,學校在校友之家新址(專家樓)舉辦了天津大學校友之家揭牌儀式暨試運營活動。校黨委書記楊賢金在致辭中說,天津大學校友之家的落成,為學校做好校友工作提供了大舞臺,使得海內外天大校友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園。楊賢金希望校友之家進一步發揮橋梁作用,凝聚海內外校友的智慧力量,助力學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北洋園校區鄭東圖書館“我們這十年”天津大學事業發展成就展以全景式、立體化的方式,向觀眾們呈現了新時代十年全校師生心懷國之大者、矢志開拓創新的生動實踐。2013屆校友張??吹健疤齑蟆ずL募尽被顒庸婧髮3痰奖毖髨@校區參觀了事業發展成就展?!敖衲暾檬俏耶厴I的第十年,我全面詳細地了解了10年來母校巨大的發展成就,感到非常振奮和自豪?!睆堫Uf。
感受創新脈搏
在北洋園校區,一幢約10層樓高的磚紅色建筑十分顯眼,這座巨型鋼結構建筑就是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簡稱“地震大裝置”),是我國地震工程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昂L募尽遍_放日當天下午,“地震大裝置”建設現場面向公眾開放,展現了創新中國的“燃點”。
學校在2個校區分別舉辦“繁花與共,向‘新’而生——天津大學新工科項目式教學展演”活動。在衛津路校區北洋廣場,6個學院分時段進行了匯報路演。醫工院基于腦眼協同決策的無人機控制策略研究項目組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將腦眼協同決策技術應用于無人機控制中。在北洋園校區熱動力大樓前廣場,未來技術學院設置了無人駕駛科技互動試乘、智能智控新工科教學教具互動、新工科畢設平臺展覽等,并開通了太雷廣場至34樓無人駕駛巴士體驗專線。
學校科研院和??茀f組織開放了11個科研科普基地,供師生校友和市民參觀體驗。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全方位展示了聲學測試、光學測試、機器人、智能導航等實驗設施和相關成果;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基地開放了港池實驗室和泥沙實驗室,讓現場觀眾了解“中國第一個水工試驗所”的故事;青少年機械工程科普基地邀請來賓近距離了解翱翔深海的“海燕”水下滑翔機。
傳承優秀文化
春色滿園,花滿銘德。4月2日,超過千人走進馮研院跳龍門鄉土藝術博物館,欣賞民間燦爛的鄉土藝術。一樓“百花廳”民間大師們巧奪天工的手藝令人叫絕;二樓“雕塑廳”展現出古代中國不同時期的審美特色和背后深邃的歷史文化;三樓“花樣生活廳”展出了從家居生活的家具物什到信仰供物、各類器具、服裝配飾等,讓參觀者為“濃似酒”的傳統文化所陶醉。
津南區2023年“海棠花兒開”文化藝術節“文化海棠周”的非遺文創活動走進北洋園校區,讓師生在參與中感悟非遺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面塑、糖畫、剪紙、刻瓷、金銀錯、虎頭鞋、空竹制作、手工椎卯、漆藝鑲嵌……津南區非遺項目技藝傳承人與現場游人頻頻互動,并展示了嫻熟的傳統手工技巧。“我們帶動年輕人近距離、沉浸式感受中華文化之美,就是希望傳統技藝能夠歷久彌新,在新時代的校園里煥發勃勃生機?!眰鹘y面塑傳人高德崇說。同時,在國內外比賽中享有盛譽的天大龍舟隊在青年湖畔帶來了“龍舟項目傳播與展演”,讓游人近距離體驗龍舟魅力。
北洋園校區大通學生中心“世界冠軍大講堂”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嘉賓──朱雨玲。她是國乒第107位世界冠軍,朱雨玲作為當年的中國女乒主力,曾高居女單世界第一,她還是天大的“家人”,即將入職天大體育部擔任副教授。在名為“你,有無限可能”的講座中,朱雨玲迎來了在天大師生面前的初次亮相。講座中,“我不是天才,我的故事可以復制”“你們都有無限的可能”等金句引發了在場同學的掌聲。
邂逅北洋之春
在衛津路校區銘德道北側,籌建中的天津大學國際中文合唱團用精彩的歌聲驚艷眾人。他們帶來的3個節目分別是合唱《彩虹》,鋼琴、弦樂六重奏和舞蹈《天鵝》,以及豎笛吉他合奏的表演唱《海棠花》。參與《彩虹》合唱的都是我校熱愛中文的國際學生,他們用四聲部旋律和空靈的聲音,將觀眾帶入優美的音樂時空。伴隨著悠揚和諧的弦樂六重奏,來自俄羅斯的薩柳娜同學身著芭蕾舞服緩緩登場,將天鵝的優雅高貴和不屈的生命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校園開放日當天,天津大學女教授協會“詠絮書會”海棠季讀書會在衛津路校區青年湖畔紀念亭舉辦。傅利平、王雪青、譚蔚、項忠霞、閆鳳英、郭錦棠、王勝平、劉艷麗等20多位師生共同參加了活動。傅利平談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給我們帶來的自信與美麗,是任何其他途徑都不能替代的。她建議師生們多讀書、讀好書,從中獲取知識,開闊視野。
當日,人文藝術學院舉辦了“天津大學書畫研究會年展”“《千里江山圖》賞析講座”“春回天大畫海棠”師生書畫寫生活動及“中華傳統文化·漢服之美”主題活動,傳習經典藝術,讓人文藝術之美浸潤校園。朱寶琳/編撰 史萌 宣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