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東
期次:第1287期
查看:360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天津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天津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
明東委員在兩會期間提交了7項提案,分別為《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國醫工交叉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提案》《關于進一步優化實施“強基計劃”的提案》《關于盡快建立京津冀血源共享機制的提案》《關于盡快規范治理各類社會化和國際化高校教育排行榜的提案》《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國博士后隊伍建設的提案》《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分級診療運行機制的提案》和《關于試點擴大高校研究生招生自主權的建議》,接受了《人民日報》“完善分級診療運行機制”“代表委員熱議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光明日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國教育報》“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代表委員熱議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強”,“人民政協網”“明東委員:推動高校博士后制度建設筑牢人才強國根基”,《中國青年報》“建議動態擴大招生數量緩解 ‘考研難’,《天津日報》“牢記囑托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今晚報》“盡快建立三地血源共享機制”,“津云網”“全國政協委員明東:統籌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為人才打開發展通路”等媒體的采訪報道。
提案一: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國醫工交叉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提案。
醫工融通的高層次人才未來有望成為臨床解決方案的總設計師,但在我國,醫工交叉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仍存在學科邊緣化、職業發展路徑不明晰等問題。
明東建議,將“醫學工程”定位設置為“交叉專業”和“交叉學科”,單獨設立“醫學工程”類別,在此基礎上,盡快出臺醫工交叉學科建設的引導性政策,細化人才培養體系、學位論文標準等多個方面;加大醫工交叉領域重大產教研平臺建設,在高端人才遴選項目中,增加專屬于醫工交叉學科特點的門類;創新醫工交叉人才培養路徑,試點部分醫工交叉專業通過“4+4”長周期模式,培育“醫學+工學”雙博士,培養臨床-科研“雙領航”醫學科學家。此外,他建議,在大型綜合型醫院中內設專職科研機構,設置專業的醫師研究員晉升軌道,為醫工結合類高端人才的職業發展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提案二:關于進一步優化實施“強基計劃”的提案。
明東指出,“強基計劃”啟動實施3年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在選拔、評價、培養等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考生對學科專業認知淺、培養周期長、動態考核壓力大等。
他建議,要突出學生志趣,提升選材精準度,將“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延伸至高、初中,建立生源基地,開設先修課程,引導學生明確并堅定基礎學科研究志向;要注重保護學生個性,形成特色培養模式,建立適應人才成長的多元評價機制,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要貫通以本研銜接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保障基礎學科長周期培養;國家應加大對中西部試點高?!皬娀媱潯钡闹С至Χ龋嫦蛑形鞑康貐^基礎研究實際或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為區域發展培養人才,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