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家 科學家 創業家 投資家共繪天開園藍圖——天大第六屆校友創新創業新年論壇側記
期次:第1286期
作者:□ 本報通訊員 趙軍 本報記者 趙暉 查看:74


天大第六屆校友創新創業新年論壇現場

朱鵬

楊賢金

金東寒

毛勁松

馬珊珊

劉毅

李峰輝

肖菁

王潤田
2月11日,以“科教融合、創新策源,為高標準建設天開高教科技園貢獻力量”為主題的天大第六屆校友創新創業新年論壇在天津大學科學圖書館舉行。企業家、科學家、創業家、投資家相聚一堂,就“如何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主題進行頭腦風暴,共話天開高教科技園的建設藍圖。該論壇由1個主題論壇、7個圓桌論壇和1場知本夜話組成,現場線下會議和云上論壇同步直播,邀請了近300位企業管理者與學者,吸引了20000余人參與互動。
吹響高校與城市 相互賦能集結號
2023年年初,天津市迎來了天開高教科技園的建設啟動。建設天開高教科技園是天津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市委“十項行動”的重要舉措,對天津高質量持續發展,實現大學與城市相互賦能,培育中心城區戰略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天大第六屆校友創新創業新年論壇再次吹響集結號,凝聚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創業家的創新力量,同臺共話創業新精神、為天開園的建設獻計獻策,同行共展創業新成果、同力共筑創業新高地,為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營造濃厚氛圍,推動科教產教融合、增強創新創業活力。
時針撥回到2023年1月11日,天津市市長張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高標準啟動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其中包括,構建以南開區環天南醫大片區為“核心區”,以津南區海教園、西青區大學城為東西兩翼拓展區的總體空間布局,探索“學科+人才+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實現大學與城市相互滋養、相互賦能,著力打造國內有吸引力的重要創新策源地等。
在校友新年論壇上,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鵬表示,天津市政府高標準謀劃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天津市委決策部署,推動“十項行動”落地見效的重要舉措?!斑@次天津大學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主動參與天開高教科技園的規劃籌建工作,對凝聚廣大教育資源,助推科技園高質量發展具有引領示范意義?!?br> “在參與天開園建設過程中,我們要發揮大學在創新人才、知識和文化上的優勢,集聚力量開展引領性科技攻關,產出更多原創性成果,更好服務天津高質量發展?!蔽倚|h委書記楊賢金在論壇致辭中表示,“天開園的建設反過來也會支撐大學的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學科融合,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我們天津大學的創新人才培養水平?!蔽倚PiL金東寒以《為天開園建設貢獻天大力量》為題作了主旨報告,他說,參與天開園高標準建設、服務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天大責無旁貸。經驗表明,只有政府、大學、產業界都積極參與,高校與大學科技園的互動“引力”才能實現,大學與城市之間連接的橋梁作用才能發揮,這是大學科技園成功的關鍵。
根據天津市規劃,天開高教科技園將打造“一核兩翼”格局,輻射全市總體空間發展布局——南開區環天南醫大片區為核心區,西青區大學城片區為西翼拓展區,津南區海河教育園片區為東翼拓展區,在功能上形成以研發孵化為主的“一核”,以研發轉化、產業化為主的“兩翼”,構成完整的研發、孵化、轉化和產業化空間,為高??萍汲晒D化和創新創業提供一站式發展平臺。
作為天開高教科技園西翼拓展區——天津市西青區大學城片區坐擁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結合這次天開園建設發展要求,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張繼東表示,圍繞西翼的建設,理工大學將在已有工作基礎上,遴選一些優秀項目,“有兩位杰青的項目,一個是做醫療器械可穿戴裝備智能檢測芯片集成,一個是利用納米多孔金屬技術做燃料電池和二次電池的開發利用,只等天開園下一步場地拓展,項目即可入駐?!?br> 而即使不在天開園范圍內,天津科技大學也一樣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契機。天津科技大學校長路福平表示,“科技大學要將基本成熟的項目落到天開園來,借助天開園一些政策盡快孵化成功!”
期待成為天津高校創新創業沃土
作為天開園的核心區,南開區一早就規劃了2023年加快構建“雙核驅動、兩翼騰飛”發展格局。其中,“東核”就是要用好創新資源,在環天南大區域打造科技創新之城,搶抓“天開高教科技園”核心區布局南開的重要發展機遇。位于南開區科研西路6號的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已初步建立了“一核心、兩級決策、三大制度、四方共建”的創新體制機制,完成了30個科研項目立項,形成了包括250余篇高水平科研論文、3項專利、4項天津科技一等獎在內的一批優秀成果。
對于天開園未來的扶植政策,天津市科技局黨委書記毛勁松表示:“我們研究了全國各地從南到北所有地方的政策,把最優惠的政策拿出來匯集到一起,同時在這些政策基礎上研究更加優惠的政策,結合天開園的實際,結合9所高校共同創業的特點,設計了一整套34條政策,相信這些政策在全國目前來講也是絕對的政策洼地?!?br> 南開區區委書記馬珊珊在論壇上將南開區下一步支持工作進一步具體化:“南開區一方面要加強硬配套保障,以城市更新為契機,結合科技企業發展和高端人才創新創業需求,加快構筑高品質載體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落地提供基礎支撐;另一方面將全面提升軟服務水平,推進企業培育由資金支持向服務支撐轉變,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創業服務,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切實營造敢干敢闖敢投的良好氛圍;讓南開區成為安居樂業、創新創業的沃土?!?br> 對于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中必不可少的資金支持,在天津市規劃中就已提到:主動對接頭部企業和知名校友企業,對接海河產業基金、天使母基金、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設立創業種子基金,吸引科技、金融、創新團隊、中介服務等各類資源入駐。論壇上,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長夏正淮表示:“對于天開園,我們要設立天開園種子基金。對于風險比較高的、市場不能認同的、市場投資機構不能認同的重大科技成果,我們特別設立了‘天津市直投機制’——政府直接投資這樣一種辦法;同時設立了天津市天使母基金,后面還有市場化的基金、海河產業基金等整套、全覆蓋的體系?!?br> “扎根天津創業 奔向星辰大海”的“天大人”
提到天津高??萍紕撔聞摌I氛圍的打造,天大天津校友會會長、北洋海棠基金與創業知本社發起人、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是不能繞過的一個人。上世紀九十年代,作為天大本科畢業生,劉毅和幾名校友在南開區租了一間民居,從電子血壓計開始,走上了創業之路?!澳菚r候,天津鞍山西道一帶和北京中關村起步差不多,我就是因為離學校近,有很多校友一塊奮斗,才留在了天津?!比缃瘢瑒⒁慊貞洰敃r創業起步時頗為感慨。
這幾年,九安醫療不僅為全世界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劉毅和十幾位天大校友企業家在2019年籌備的首支北洋海棠基金,更是做得風生水起。這支基金以“做校友創業路上第一位合作伙伴”為使命,以“推動天津大學‘斯坦福+硅谷’模式的形成”為目標,著力打造天大創新創業生態,已從最初1億元發展為二期母基金5.4億元,子基金20億元,帶動不同校友管理的基金群突破100億元總規模。
這其中,作為北洋海棠基金投資的第一家企業,去年剛剛從天大博士畢業的李峰輝,在校創業期間成立了天津云遙宇航公司,并在2021年12月7號,發射了全國高校中第一顆以高校名字命名的氣象衛星——“天津大學一號”,真正實現了“扎根天津創業,奔向星辰大海”。
從留在天津創業,到如今的天開高教科技園充滿了機遇,劉毅認為,如何能把更多有夢想、有追求的青年學子留在天津、留在學校周邊創新創業,是天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也是天津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而作為創業家、企業家、投資家的代表,劉毅也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未來1年,我們力爭在天開園‘先導區’實現100家科技企業和100個科學家深度互動,吸引100位大學老師、學生及校友創業項目和企業入駐,推動設立不少于10億元的創投基金群;未來5年,我們要打造不少于20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載體,吸引500家科技創業企業入駐科技園,匯聚10000名以上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留津干事創業;在10年內孵化10家獨角獸企業?!?br> 匯聚天大校友力量投身天開園建設
從100%到1%,科學家要在天開園頂天立地——“科學家+投資家+創業家”被稱作科技成果轉化的3駕馬車。在現有科研項目的基礎上,為科學家配上投資家、一起尋找創業家,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和痛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創新創業模式。不過,所謂隔行如隔山,如何在科研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將3個“家”配合得相得益彰呢?
今年不到30歲的肖菁,是我校化工學院助理研究員,也是一家創業企業的總監。去年,她所在團隊的鋰離子電池微米硅碳“負極”項目順利落地,進行了產業化。肖菁感受到“科學思維和創業思維之間轉化”的壓力:“面臨著一些對市場估計不足,或者是融資管理方面的短板?!睂Υ?,肖菁用“頂天立地”來比喻,“作為科學家可以尋求更尖端更極致技術上的突破,而作為創業者則需要更深入考慮這個技術如何落地的問題,希望3駕馬車成長孵化還有整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階段,可以再往前滲透到技術的研發階段。我們需要一個可以實時和投資家、和產業界對話的平臺,這樣給我們一些正向反饋,使我們不斷地進行技術調優?!?br> 對此,天津科技金融集團總經理王潤田十分看好天開園將在這3駕馬車“奔馳”中的作用:“這個馬車應該去哪跑?去山道上跑?去丘陵上跑?都不如在天開園,為大家鋪好了一條大道!”王潤田所說的這條大道,就是天開園中專門設計的為科學家保駕護航的一系列舉措:舉辦天開高教科技園發展論壇、建立高校與產業園區的“握手”通道、爭取更多天津高校創新成果實現本地產業化……北洋海棠基金、創業知本社聯合發起人、利安隆董事長李海平曾是天大的一名教師,他從自己多年的轉型創業之路中獲得啟示:“天大基因里面就有創新創業的種子?!痹谡搲希齑筚Y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寧更是亮了亮“家底”:近5年,天大服務天津市科研合作項目3000多項,合同經費超過15.7億元;為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空客A320、智能電網、天津港等30余項大型項目提供科技支撐;與南開區人民政府、南開大學共建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直接服務天津3000多家企業,產生經濟效益超90億元。
近年來,天大創新創業生態建設如火如荼,校友參與熱情空前高漲,在技術交流、資源互通、深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形成了“科學家+投資家+創業家”的創新創業“3駕馬車”,構建了“北洋海棠基金+天津大學科技園+創業知本社”的創新創業生態“3大支柱”。劉毅表示,“下一步天大將致力于在天津這片創業熱土上共同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環境,也希望天大創新創業生態積累的寶貴經驗能為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帶來借鑒?!?br> “秉持開放合作、融合發展的建園理念,廣泛匯聚天大校友力量,通過市場主導、商業先行、企業家運營等方式,滿足項目從轉化落地到成長賦能、到融資發展的全周期需求,構建具有天津特色、全球視野、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苯饢|寒用數字做了注解:“充分匯集開放性創業資源,把創業學習、創業服務、創業投資等創業要素與師生校友創業需求緊密結合,利用天大學科優勢,圍繞硬科技開展創業教育,力爭讓100%的天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氛圍熏陶,10%的學生選修創新創業有關課程,5%的學生得到創業導師指導并參加創業實戰訓練,1%的學生投身創業,其中相當一部分最終取得成功?!?br> 天開園大幕已開啟 創業正當時
2023年一開年,天津上下共同發力,市委部署“十項行動”全面推進,正開啟了高標準建設天開高教科技園的大幕。正月十五之后的第一個周末,天大的校友論壇能夠吸引這么多天津市相關部門領導、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創業家齊聚一堂,可見大家對于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的關注和重視。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天開園建設,從提出到開建,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也是絕無僅有的。
2022年12月末,在天津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天開園”這一規劃概念被提出,當時就已明確“要一體推進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標準啟動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大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2022年12月30日,天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天開園建設規劃方案,為天開園建設繪制了宏偉藍圖。
2023年1月11日,天津《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工作重點之一,要“高標準啟動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實現大學與城市相互滋養、相互賦能,要將其打造成“國內有吸引力的重要創新策源地”。
2023年1月31日,張工市長主持召開了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為天開園建設明確了行動方向。
……天大校友創新創業新年論壇始創于2017年,是天大校友創新創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迄今已舉辦五屆,經過幾年涵養,輻射帶動了地方區域發展,實現了不同區域分工協作和資源優化配置。隨著天開高教科技園的啟動建設,這次論壇被賦予的意義更為深刻。隨著深度參與天開高教科技園,天津這些高等學府的夢想也更為遠大,這片區域和這座城市發展的信心也將更為堅定。讓我們祝愿天開高教科技園的未來更加美好,祝愿我們熱愛的城市——天津的未來更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