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9xen"></form>
      <nav id="p9xen"><listing id="p9xen"></listing></nav>

          <em id="p9xen"><source id="p9xen"></source></em>

              周總理激勵我們搞好科研

              期次:第952期       查看:779

              作者王樹楹在天津大學化工系工作期間,參加了由余國琮教授領導的“用精餾法濃縮重水”的科研工作。周總理來校視察時,王樹楹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并在余國琮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多管式高效填料塔”的課題研究,并在多次會議上展示了該成果的重要意義。如今,他們的填料塔技術已經發展壯大,并獲得了多項國家獎勵。



              1959年周總理來校視察,圖為總理穴中雪在校領導賈震穴左雪、張國藩穴右雪陪同下視察校園。


                1959年,我擔任化工系黨總支委員、化工機械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參加并負責由余國琮教授領導的“用精餾法濃縮重水”的科研工作。
                1959年 5月 28日,正當我們如火如荼地進行實驗時,接到通知說要做好周總理來參觀實驗室的準備。大家高興極了,我們站成一排等候周總理的到來。周總理在校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了我們的實驗室。他首先和余國琮教授握手,然后走過來和我親切握手。他看了一下后邊的人對我說:“你們都還年輕啊!”我當時非常激動,竟不知說什么好。那次與總理難忘的會面遺憾的是沒有留下一張照片。由于我們當時實驗室從事的是絕密科研,所以有關負責同志阻擋了眾多記者進入實驗室。我雖然帶了照相機,但為了珍惜與周總理見面的每一分每一秒,多接近總理并聆聽到他的教導,竟忘記了拍照。周總理參觀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
                1960年9月,國家科委、化工部在上海錦江飯店召開了“820”重水攻關會議,余國琮教授和我參加了會議。會上,國家科委副主任張勁夫及化工部副部長李蘇都先后談到了是周總理親自提出要自力更生,組織國內專家進行重水技術攻關的。我當時聽到后非常激動,周總理參觀我們實驗室時說的話——“有人(指蘇聯)卡我們的脖子……我們一定要爭口氣選”——又在耳邊響起。
                經過一年多的奮戰,在余國琮教授的指導下,我的研究課題“多管式高效填料塔”終于完成了初步實驗,并在1962年大連召開的第二次“820”會議上作了報告,受到了與會領導及有關專家的重視。至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國獨立自主開發的重水生產裝置生產的重水,不但能自給,還能出口到國外。我們研制的“多管式高效填料塔”還成功地應用于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二氧化碳凈化上。1978年,該成果獲得了全國科技大會獎。
                我永遠不會忘記總理的囑托,是他老人家給了我力量,使我在科學技術的高山上不斷攀登。在“多管式高效填料塔”的基礎上,我們研制的“具有新型塔內件的高效填料塔”成功地應用于化工、石油、石油化工等國民經濟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獲多項國家獎勵。如今,我們的填料塔技術已經發展壯大,居于國內外領先地位,我們的確為我們國家“爭了一口氣”。
                作者介紹:王樹楹,1954年天津大學化工系畢業,歷任天津大學化工系教師、天津大學化工研究所所長。
              報刊導讀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